用好传统这把金钥匙
日期:2017-05-26
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大剧院运营10年,首次上演木偶戏: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创排的《哪吒》。

——评大型木偶剧《哪吒》

  国家大剧院运营10年,首次上演木偶戏: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创排的《哪吒》。在保护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成高度共识的当下,《哪吒》给人的启示不局限于一部具体的舞台作品本身。

  据统计,我国现有1500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仅神话传说就有67个。遗憾的是这些神话传说大多沉默在故纸堆中,不为人知。如何让延续着远古智慧与民间血脉的神话传说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切入当下,让古老的故事和今天人们的现实生活发生关联。木偶戏《哪吒》就是这样的编创思路。编剧、导演陈萱在剧中采用了套层结构:热情、冲动的小学生天宇被周围的人误解和排斥,索性赌气躲进了学校的图书馆,无意中,天宇翻开了《哪吒》这本书。传统的哪吒传奇、当代“问题小孩”的现实困境,在不断切换的舞台场景中交替展现,一部剧完成了哪吒和天宇这两个主人公的自我成长。没有对神话传说的戏说或歪批,也没有对老故事的机械复述,木偶戏《哪吒》的创作者同时深入到现实生活和神话传说两个世界,找到了两个主人公在精神上的相通之处,这是创作者对经典的当代表达,传统的神话故事也由此被赋予新的生命。

  用好传统这把金钥匙,不仅需要讲好传统故事,还需要传承好古老技艺。《哪吒》没有避开当前舞台上常见的多媒体技术,从舞美设计到灯光设计,也都更适合现代大型剧场的观演。不过,制作之“大”没有淹没艺术之“本”,而是谦恭地为木偶技艺的展示锦上添花。联想到曾盛行于戏曲舞台多年的“话剧化大制作”,木偶剧《哪吒》对孰为锦孰为花的分寸拿捏妥当。在90分钟的演出时长中,《哪吒》集中展示了杖头木偶、皮影、连体大提线木偶、铁枝木偶、人偶等多种木偶技艺。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因物赋形”,根据角色与剧情的需要为人物选择相应的木偶技艺,没有为了展示而展示,避免让整部剧流于一场热闹的“木偶秀”。

  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元老级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崔克勤通过连体大提线木偶演绎了失子惊疯的母亲形象,短短三分钟,传递出将整个剧场笼罩的剧中人无言的悲恸。这一大提线木偶几乎与表演者等高,其腰腿部与表演者相连,这一规格在国际木偶界亦比较少见。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纵偶者,但依然会被“偶”所传递出的情感击中:这是偶戏的魅力,是木偶艺术家的创造使然。剧中主角之一哪吒,在舞台上则依次使用了布袋木偶、皮影、杖头木偶和人偶等多种木偶技艺。其中,哪吒大闹东海一段,青年木偶表演艺术家吕敬贤化用了崔克勤此前创造的长绸舞;舞台上最年轻的哪吒纵偶者是“90后”,戏里戏外向人们展示了木偶技艺的三代传承。

  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哪吒》,既让观众一窥“家底”与传创,更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木偶技艺的博大精深。木偶戏,作为中国民间戏曲艺术形式,自古既是老幼咸宜的“全年龄层”的文艺样式。如今,为何被局限于给孩子看的戏?偶戏及其身后的传统文化,有多少有待今人的重新挖掘、阐释与再现?这是这部戏留给人们的思考。

  回到作品本身,大型木偶剧《哪吒》的音乐创作清晰地呈现出四个主题,没有流于表面化、情绪化的“配乐”,舞美设计既完成对剧情的清晰交待,又巧妙地遮挡了杖头木偶的纵偶者,从而让这部已拿到单项高分的作品又得到一个不错的团体总分。(徐 馨)

责任编辑:梁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