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需要善治智慧
日期:2017-04-25
来源:光明日报

  近年来,农村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各种名目的酒席越来越多、人情消费越来越高,已经成为老百姓的沉重负担,让曾经淳朴的乡土民风变了味儿。

  保持生活的仪式感,承续婚丧嫁娶的传统风俗不可或缺。然而,被礼金“绑架”的乡村,绝不是乡土社会的应有面貌。

  如今,在日益膨胀的陋习面前,某些地方的社会风气已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在民间自律与自为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公权力的及时介入和参与,采取合适的方式来移风易俗就十分必要。如何在公权力的边界范围内达到正风化俗的效果,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智慧。从贵州的实践经验来看,至少有两条经验可以参考:党员干部带头和群众参与自治。

  党员干部带头,强调的是以引导示范代替行政管制。党风正则民风淳,党员干部讲究奢靡享乐,社会上也就讲排场比阔气,高档消费一掷千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因此,移风易俗首先要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民风。

  “化俗不易,贵在因民。”公权力的手不能伸得过长,但群众自治的移风易俗乡规民约值得鼓励。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酗酒赌博、薄养厚葬等陋习,其负面效应最终还得群众自身买单。近年来,很多地方自发或在基层政府指导下自治规章制度,用村规民约去遏制歪风邪气,并探索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红娘协会等组织,协调监督落实,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风俗的形成是个缓慢的过程,移风易俗也不可能速干速成,急功近利短时可能奏效,长远必定反弹。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的,“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移风易俗也得寻求善治智慧,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作者:钟超)

责任编辑:张殊凡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