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风向与法律审判 李某某案留下的宝贵遗产
发表时间:2013-11-28   来源:人民网

  在人们的焦虑等待中,李某某案二审终于宣判,维持原判似乎并不出人意料,但是从辩护律师“相信法律,坚持追寻事实真相”的声明中,仍然可以感到案件似乎并未尘埃落定。然而,无论被告是否申诉,这个持续一年占据舆论热点的案件,已经留下了足够多的东西值得反思和记取。

  犹记年初,李某某涉嫌强奸案甫一曝光,就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案件稍有消息,就立刻引发舆论关注、社会讨论,有人感慨说,这不是一起司法案件,更像一场舆论狂欢。

  然而,这并不能证明媒体关注就是为了制造噱头、跟风炒作,毋宁说更折射出人们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关注案情,其实是对自身权利的珍视;参与讨论,也有利于促进公共理性的发育。就拿“强奸陪酒女是否比良家妇女的危害更小”来说,言论一出,舆论哗然,尽管公众不是法律专家,但是通过交流互动、辩论争鸣也明白了,法律不是道德,但是不能不讲道德;法律不是人情,但是不能不顾人情。可以说,围绕李某某案的每一次公共讨论,都是一次社会进步的契机,一场探寻真相的旅程。

  尽管如此,舆论在李某某案件中还是陷得太深,入乎其中而不能出乎其外,可以说,案件的审判,一个是在庙堂之上、法庭之内的法律审判,另一个则是网上每一个手握键盘和鼠标的网民的舆论审判。从被告到原告,诉讼策略都包括争夺舆论制高点。

  其实,舆论导向不应影响法律审判,更不应取代司法裁决,这样才能确保司法公正,真正保护每个人的权利。公共讨论的目的,是在互动中探寻真相;辩论争鸣的旨归,是在交流中激浊扬清。对媒体和公众而言,成熟的公共讨论,应该秉持理性克制,不搞有罪推定,不被情绪裹挟;对司法者而言,公正的司法审判,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这,应该是李某某案留下的宝贵遗产。(李德林)

责任编辑:李德林
分享到: 
更多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605398&encoding=UTF-8&data=ABh_FgAAAAcAAADsAAAAAQA96IiG6K666aOO5ZCR5LiO5rOV5b6L5a6h5YikIOadjuafkOafkOahiOeVmeS4i-eahOWunei0temBl-S6pwAAAAAAAAAAAAAALjAsAhQv0q1CzqfxHoCBG_aonW8Z_b7BqwIUNA-o61rIcmfNQtQnKEvlRcefKjs.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605398&encoding=UTF-8&data=ABh_FgAAAAcAAADsAAAAAQA96IiG6K666aOO5ZCR5LiO5rOV5b6L5a6h5YikIOadjuafkOafkOahiOeVmeS4i-eahOWunei0temBl-S6pwAAAAAAAAAAAAAALjAsAhRTa8ZnnnB671J3_tAcHUdkFCcmXAIUdaT-pMkI89xtKWdC25CBUON2OO8.&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