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过度的匿名性需要实名制来平衡
发表时间:2012-03-26   来源:文汇报

  当人类在互联网上享受到空前的匿名体验之后,走出假面状态、回归生活确定性的愿望也开始滋生,并日趋强烈,身份验证或实名制因此成为互联网包括微博生存的一股潮流。这股潮流的形成,既有公众追求安全性和确定性的需要,也有管理者维护现实生活秩序的意图

  信息传播从一开始就面临两种取向

  发明并使用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即文字的人类,相比其他任何生命体,其生存更依赖于信息的传播,而信息的传播从一开始就面临两种取向,实名和匿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文字下乡”一节中,特别指出在被土地束缚的中国农村社会,由于人与人之间主要是“面对面交往”,有什么事喊一声就行,所以不需要用文字来表情传意。同为语言的组成部分,言语是实名的,谁说什么话,由谁传递过来,一般人们都知道;文字却可以是匿名的,看纸上写的东西,有时很难判断这是谁的意思。

  人类交往从实名开始,最初不仅相互交往的人有名有姓,据人类学家研究,在一些原始部落,连生长多年的树都有名字,而不是简单一个“金合欢树”之类的种属名称;男女约会定在某棵有名字的树下,而不说是哪块地里第几排第几行的树。如此的好处是具体翔实,不会搞错,但抽象程度过低,不利于人类把握广大的世界。随着人们交往范围扩大,种类概念取代了每样东西都“有姓有名”的状态,毕竟给自家养的羊起名容易,给市场上销售的所有羊起名,就办不到了。

  匿名带来的诚信问题与商品“实名化”

  走向匿名恰恰是市场的内在要求。人类早期的物质交换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属于实名交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不相识的人卷入其中。这种卷入带来的不仅是交易品种和数量的增加,还有交易合理性的提高:只有在陌生人之间,才可能超脱人伦关系,按照物品价值进行交易,才能形成“抽象劳动”意义上的“交换价值”。

  然而,匿名性在促成交易合理化的同时,带来了诚信问题。同村人交换物品,不会也不敢短斤缺两、以次充好,因为彼此有伦理关系而且相互认识。但市场是个陌生人的世界,一次交易之后,可能永远不再见面,“每人上一次当,我就可以发大财”,成为诱发“无商不奸”的内在机制。深受匿名之利、又深受匿名之害的人类,开始发明让商品“实名化”的办法,商标、生产者、产地乃至使用材料、内含成分等等一系列“实名”标注,让消费者在一个完全陌生人的市场上,虽面对林林总总的商品,最后总能找到生产商或供应商。反过来,为了继续利用匿名的好处,一些商人采取假冒品牌等虚假标注手法,混迹于市场,“打假”等治理策略和手段因此而生——这表明匿名和实名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紧张,人类的交往既需要实名,也需要匿名,两者之间的平衡及其失去、恢复,不但是市场运动的主题,也是社会发展的主题。

责任编辑:项丽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81380&encoding=UTF-8&data=AAjfBAAAAAcAAADsAAAAAQAz5LqS6IGU572R6L-H5bqm55qE5Yy_5ZCN5oCn6ZyA6KaB5a6e5ZCN5Yi25p2l5bmz6KGhAAAAAAAAAAAAAAAuMCwCFDTc9vZsTVSNFdY1lxe2v0nyIjdMAhREJq-F5rEN-oDPTMlK9Z4zgYnsb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81380&encoding=UTF-8&data=AAjfBAAAAAcAAADsAAAAAQAz5LqS6IGU572R6L-H5bqm55qE5Yy_5ZCN5oCn6ZyA6KaB5a6e5ZCN5Yi25p2l5bmz6KGhAAAAAAAAAAAAAAAuMCwCFGiQoTzewEsyIKGC4cIxCkrnHLkhAhQv1iWSzJzJZzTMDDHrdEmBpZGxg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