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科学的"幸福指数" 还是政绩工程
发表时间:2010-11-30   来源:燕赵晚报

  自2006年起,河南平顶山市将“幸福指数”变化情况作为考核官员的内容之一。就一些群众感到“被幸福”的问题,平顶山市统计局局长牛继庆指出:幸福指数高并不代表每个公民就幸福了,这只是通过统计学来测量一个地方的社会综合发展状况。他强调,没让市民参与幸福指数统计,也是出于这个考虑。(11月29日《河南商报》)

  作为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及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公民幸福指数既可以反映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又可以体现一个政府执政当下的民心得失。因此,将“幸福指数”引入政绩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地方政府的“唯GDP”倾向,将关注重点从经济数字转向民生福祉。从这个角度看,平顶山这项开国内之先的官员评价机制无疑是种有益的探索。

  民众对“幸福指数”也多次表达善意和欢迎。《中国青年报》联合网络对2633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9.3%的人期待将“幸福指数”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其中56.6%的人表示“高度期待”。

  然而,平顶山模式的“幸福指数”统计却遭遇了骨感的民意现实,进行了四年,现实反响平平,还有人称是头次听说。究其原因,恐怕是与统计没有采纳民意有关,当地各项有关统计都是从政府工作入手,而非对个体感受的分类调查;各个评价标准虽然都与民生指标有关,但都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包大揽。政府单方面运作导致这项创新的考评机制失去了民意基础,自然难逃“名不副实”的诟病。

  同时,平顶山“幸福指数”统计模式考量的都是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如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均值无法反映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等实质性差距问题,而事实上,贫富差距等横向比较对某一地区居民的幸福感有着很大的影响。

  “幸福指数”是30多年前发端于小国不丹的评价机制,受到世界的追捧正是因其能真实反映国民对现实生活的满意程度,不丹“幸福指数”的获得采取的是自下至上,至而汇聚为一地乃至一国“幸福指数”的方式。这与平顶山“幸福指数高并不代表每个公民就幸福”折射出的理念截然相反。

  目前,“幸福指数”的提升情况已成平顶山考核任免干部的三大指标,“幸福指数”被纳入政绩考核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唯GDP”的弊端在“幸福指数”考评机制上依然存在——自上而下,缺乏民意考量。同时,由于“数据出政绩”的沉疴没有根治,“幸福指数”统计依然可能成为一项新的“政绩工程”。

责任编辑:项 丽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2109&encoding=UTF-8&data=AABWXQAAAAcAAADsAAAAAQAt5LiN56eR5a2m55qEIuW5uOemj-aMh-aVsCIg6L-Y5piv5pS_57up5bel56iLAAAAAAAAAAAAAAAuMCwCFDBEaCE_bOmIHs98OQlvVucrAPYjAhQkd5J_Gc31TgCcpU_oEZE8nqqeV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2109&encoding=UTF-8&data=AABWXQAAAAcAAADsAAAAAQAt5LiN56eR5a2m55qEIuW5uOemj-aMh-aVsCIg6L-Y5piv5pS_57up5bel56iLAAAAAAAAAAAAAAAuMCwCFF7NXSaxQFIMGLv375DOod7N1RUTAhQG25Z38j6hImUeuqVxlYcvrFZFd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