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让行人 行人咋样行
发表时间: 2022-12-02来源: 浙江宣传公众号

  又到一年一度全国交通安全日。每到这一天,总会唤起人们对文明安全出行的关注。

  如今在不少地方,“车让人”已经蔚然成风,但另一个视角值得思考:被礼让的行人,是否也做到了以礼相报?

  早几年前,笔者就注意到一则新闻:某地一男子在医院门口斑马线上故意穿梭,刻意阻挠调戏礼让车辆,造成现场交通堵塞。

  这位“嘚瑟哥”的视频气得人咬牙跺脚。日常生活中斑马线上的不文明行为虽然大多不至于如此,但如何在“车让人”和“人让车”之间找到平衡,已成为许多城市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礼让斑马线

  一

  “要想不扣分,切记让行人。”文明交通倡导到这个阶段,相信很多司机已经养成礼让行人的习惯。

  但反过来,时有发生的行人在斑马线上的不文明行为,也常常让车主们十分抓狂。笔者梳理了四类情况:

  “休闲式”过马路。有些行人过斑马线,不时驻足嬉戏、交头接耳,有的全程低头刷手机,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已屡见不鲜。有关数据显示,行人走路盯着手机时的平均视野只有正常走路时的5%。日本电信公司也曾做过测试,1500人在最繁华的东京街头盯着手机过马路,结果仅有约36%的人平安通过。试问如同闲逛自家后花园一样过马路,哪来安全出行可言?

  “无畏式”过马路。有些行人不顾信号指示,“任性”闯红灯,有的在车流量大时,只身一人也硬要优先过马路,有的在绿色信号灯即将跳入黄灯时,还要“大步流星”向前闯。

图源:台州交警

  “滴水式”过马路。一些没有设置红绿灯而又人流量大的路段,行人走了一波又来一波,一个一个不紧不慢地过,总是断断续续,斑马线前让行的机动车却一动未动,后面排队的车辆越来越多,时常导致整条道路拥堵不堪。

  “过谦式”过马路。有些行人过于谦让,站在路口似过非过,出现斑马线前行人和驾驶员“僵持”谁也不走的尴尬场景,有时驾驶员还因为行人一直不走而先通行被扣分罚款。还有些行人为了回应礼让的车辆,快速跑着过斑马线,从而引发“鬼探头”等交通安全事故。

  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行人文明素养与现代文明要求还有差距,部分行人仍怀着“我弱我有理”的心态,缺乏安全意识;也暴露出城市管理之缺,没有形成合理的制度制约,甚至还有一些问题是由于交通设置不合理而产生的。

  “车让人”让出的是文明与温度,“人让车”让出的是安全与理解。斑马线虽然不宽,却是衡量人们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标线。

图源:嘉兴在线

  二

  在行人与司机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博弈。车vs人,谁才是赢家?实际上,车辆轰鸣声中,永远没有哪一方会成为赢家。

  对于拖沓散漫,甚至是闯红灯的行人来说,“我赌你一定会停下让我”;对于司机来说,特别是脾气较为暴躁的,“我赌你会怕我,不会和我硬碰硬,我开快点也就过去了”。如果双方都抱有侥幸心理,矛盾和危险总会随之而来。

  有人说,对司机的行为约束那么多,对行人却没什么限制;也有人说,“礼让斑马线”不就是为行人服务的吗?行人只要踏上斑马线,即便闯红灯,车辆也得停下让行。

  的确,从法规层面讲,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都应该礼让行人,但一旦发生碰撞,受伤害可能性最大的总是行人。

  对于行人来说,“弱势”不是无所顾忌的理由,受“偏爱”更不是马路上肆意妄为的借口。法律法规,是为行人提供保障,绝不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保护伞”。因此,过马路不能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气”,行人不能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手里,司机不守法固然会受到处罚,但丢命的却是自己!

  “宁等一分,不抢一秒”“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当个别行人随时随意过马路,养成不文明的习惯,就会加深行人和司机之间的矛盾和误解,破坏交通安全的防线,助长不文明的风气。这种无谓“博弈”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行人和司机从来不是对立的两方。行人与司机同向而行,双方遵守合作规则,才能摆脱“囚徒困境”,找到交通安全的最优选择。文明与安全,永远是共同的“目的地”。

  

  礼,是相互的;让,也是相互的。礼让是双方尊重,不是一方委屈。

  车让人,行人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通行;车让人,行人或招手或点头或点赞,以示谢意,小小斑马线才会更文明,道路交通才能更顺畅。道路顺畅心情才能舒畅。

  行走的文明要像车让人一样形成风尚,需要制度政策的保障,让“人快速安全通过斑马线”的倡导入法入规,让愿景成为现实。比如,丽水市发布《礼让斑马线行为规范》,衢州市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礼行”或“行人遇机动车让行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快速通过”作为鼓励倡导性条款纳入其中。嘉兴市则针对“低头玩手机”过马路等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最高可罚款50元。

  当然,有了硬核的制度,还需要加强执法、严格监管,并且准确、生动、鲜活地开展宣传教育。温州市在2019年就开出了全省首张斑马线“低头族”罚单,并向慢悠悠过斑马线的行人送“慢羊羊”以示教育。

“慢羊羊”送“慢羊羊”

  此外,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增设交通信号灯、增设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规范设置斑马线等举措,也应紧随其后,给予行人更多安全保障。

  这方面,一些地区做了积极探索。杭州市去年在全市推广设置了“Z字型”斑马线,通过“左进右出”、入口处地面喷涂醒目的“向左看”“向右看”,引导行人“绕起来”安全通行;海宁市2018年推出智能斑马线,采用“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守护行人安全出行。

  “礼让”这个细节,既是道德的自觉,也是文明的基石,需要细水长流、绵绵用力,更需要每一位行人的共同参与,不当马路“低头族”“嬉戏族”,用文明有礼的出行自觉,给予礼让司机一份互敬,给予自己及家人一份安乐。(之江轩)

责任编辑:梁 海燕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