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能贷款:浙江金华“好家风信用贷”弘扬社会正能量
发表时间: 2017-09-08来源: 光明日报

  近日,浙江金华“凭好家风可获得免担保、免抵押信用贷款”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这项政策缘何而起?哪些人可以获得这项政策的红利?好家风信用贷款工作实施现状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好家风”成信用资产 最高可贷款50万元

  家住金华东阳市佐村镇宅口村的金良锋,常常主动照顾村里的独居老人,对村里村外的公益活动也很热心。他家的家训就是“待人心善终有好报、良心做事才更踏实”,在村里有着数一数二的好口碑。

  今年,金良锋在外承包了污水处理工程,但在工程即将动工时,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多亏了好家风信用贷,他申请当天就获得了30万元贷款。

  金华浦江县浦阳街道“蔬醒”沙拉店的老板陈彦泽,也是好家风信用贷的受益者。作为一位自主创业的年轻人,陈彦泽也曾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不用担保、没有抵押,就凭着陈彦泽家“本分做人,踏实做事”的家风,他获得了20万元的信用贷。

  “好家风信用贷款相对于普通贷款,利率更低,额度也要高一些。对我的帮助很大,而且很方便。”陈彦泽感慨道。

  据了解,截至7月底,在浙江金华,好家风信用贷专项贷款已惠及8398户,金额达8.9亿元。“自首笔贷款发放以来,至今未出现贷款逾期欠息的情况。全部按时付息还款。”中国人民银行金华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科副科长龚恒清说。

  金华市文明办社会处处长腾建彬介绍说:“好家风信用贷最早于去年9月在金华市浦江县推出,对各级‘文明家庭’分别给予10万元、15万元、20万元免担保、免抵押的个人信用贷款额度。”

  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金华市中心支行、金华市文明办、市妇联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八婺好家风”信用贷款工作的意见》,好家风信用贷在金华市全市推广。村(社区)级、乡镇(街道)级、县(市、区)级、市级及以上文明家庭和各类先进人物,可分别给予10万元、15万元、20万元、30万元贷款,如追加成年子女或夫妻作为共同还款人,还可增加20万元额度。

  “开展这项工作,可以将‘无形’的信用资产转化为‘有形’的信贷资金,缓解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也有利于促进良好家风民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经过严格程序评选出来的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也是银行寻求的诚实守信的优质客户群体。”龚恒清说。

  礼遇有德之人 向善的力量在滋长

  “以前觉得文明家庭就是一个荣誉称号,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没想到现在还可以凭着这个称号,无抵押、无担保地进行信用贷款。”金华市另一位好家风信用贷受益者黄凯说。

  “好家风信用贷,是对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身上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鼓励,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滋长向上向善的力量。客观上也是对不讲信誉、不讲道德的行为的遏制。”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名誉副会长王小锡指出。

  据介绍,在好家风信用贷的带动下,金华市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家风创建活动。在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126户农户都总结出各自的家规家训,并制作成牌匾“晒”在家门口,在展示风采的同时,也定下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规矩”,家家争做文明守信家庭。

  “近年来,帮扶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礼遇尊崇有德之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金华市也一直在探索寻找礼遇好人的平台载体。好家风信用贷在浦江县推出后,社会反响很好。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机制,在全市进行了推广。”滕建彬告诉记者。

  礼遇有德之人,树立崇德风尚。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关心帮扶道德模范、礼遇好人的思路和做法。通过礼遇好人,让“好人有好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信念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6月,湖南郴州颁发了首批郴州好人典型“礼遇卡”,持卡者可在市内享有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游览国家3A级以上景区(点)、免费体检等礼遇;湖北十堰教育局出台了《教育系统道德模范帮扶礼遇制度》,礼遇内容包括帮助解决生活或工作困难、邀请出席重大节庆庆典活动、优先考虑晋升提拔等。

  “有人担心,文明是讲精神境界的,道德是讲义务的,给讲道德的人以物质奖励不妥当,甚至是亵渎了道德。这是一种误解。”在王小锡看来,像好家风信用贷、好人“礼遇卡”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文明行为,这不仅不会有损道德,而且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有效途径。

  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院长郭强也认为,“好人有好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和主流道德实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行为。通过搭建礼遇道德模范的平台载体,建立“公益有价、好人好报”的运作机制和实践模式,不仅是对有德之人的温情呵护,体现全社会对好人的价值认同和人文关怀,也将不断滋长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记者 龚亮)

责任编辑: 张慧磊
理论中国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