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04-02来源:中国文明网
过一个“清洁朗明”的清明节
作者:武岳

  四月,姹紫嫣红,春雨绵绵,又到一年清明时。

  在清明节来临前夕,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规范人民币图样使用行为,维护人民币信誉和流通秩序,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修订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稿中指出,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易耗品、票券等物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这条禁令在清明节前夕发布可谓非常及时,可以有效地规范、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祭祀现象。 

  清明节对于我们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来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祭奠,祭奠是一种缅怀,也是一种传承。而随着当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精神层面的需求却变了味!目前,随着清明节日益临近,祭祀用品市场迎来了旺季,不仅有传统的纸钱、香烛,还有“金山银山”、“LV”等奢侈品,还有各种“别墅”“汽车”“房产证”“私人飞机”“海鲜大礼包”“财富套装”等祭祀用品,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奇葩祭品”悄然而生并逐渐风生水起、愈演愈烈。可以说,现实社会里有什么,也一定要给自己逝去的亲人“送一个”。似乎若不其然,就显得自己“不孝顺、不虔诚”。

  清明节时立于先人的坟茔前,四周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在庄重肃穆的氛围里,在充满仪式感的祭奠中,神情凝重严肃,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或慎终追远,或缅怀先人,或沉思过往,继而感念生活之幸,感怀生命之美,都是为了“不曾忘却的纪念”,也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前行。这或许是在这个凝重的节日里,最相宜的人生意义。而那些在祭祀品上弄得花里胡哨、乌烟瘴气的活动,都将因缺乏足够的诚意和敬意,让清明变得空洞而无味。把国家法定货币印在祭祀用品上,则不仅仅是对先人的不尊重,更是践踏了法律的尊严。

  相较于那些花里胡哨的祭品,清除杂草、培添新土,面对先人坟茔鞠躬作揖,最为朴素,却也最为真诚。

  回头再来看看央行发出的这条“禁令”,它所折射出的其实是国家对于法定货币严肃性的再一次确认与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清明节祭扫秩序,促进形成文明祭扫、低碳祭扫、绿色祭扫新风尚,让清明节真正“清明”过节。如此,便是对清明祭奠先人最好的节日消费,也体现了清明节真正的纪念意义。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