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01-22来源:芜湖文明网
不知道“啥是佩奇”?那就耐心解释给他听
作者:林越

  “佩奇?什么是佩奇?”留守老人刘玉宝的这个问题在朋友圈里刷了屏,也让每一位观众笑着笑着,就不自觉落下泪来。

图片截取自网络视频《啥是佩奇》。

  这个连手机也用不太熟练的老人走遍全村,问遍所有人,只为了得到一个答案,给城里的宝贝孙子准备一份新年礼物。当老人急着将还带着泥土气息的礼物一件件摆上桌的时候,城里的儿子和媳妇脸上那份无奈和不耐,你可似曾相识?那些电话那头的不以为然,那些捧着手机头也不抬的漫不经心,那些我们自己从没有察觉到的不耐烦……这种种情绪带给父母的,正是老人刘玉宝捧着断了天线的旧手机时,脸上闪过的那一抹沉重的落寞。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智能的飞速发展,让年迈的父母与孩子之前的距离被无限地拉长。老人们,尤其是农村的留守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不懂什么是wifi,更不知道孙子口里的“佩奇”到底是啥,可对孩子厚重的亲情让他们在不断被时代浪潮冲挤到边缘的同时,也在尽自己的所能去追赶孩子们的脚步。这份爱里的不易和心酸,小心翼翼地藏在日常的唠叨里,却被我们的不耐烦轻易地忽略了。

图片截取自网络视频《啥是佩奇》。

  我们曾经在歌里唱着“常回家看看”,也曾经通过立法,要求家庭成员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是社会的进步,但这样的进步不光需要政府和社会的要求和呼吁,更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

  老人刘玉宝用大广播“求问”啥是佩奇,大半夜敲门询问在北京打工的弟媳妇,琢磨了半天试图用红色油漆去涂小猪……这些看似“荒唐”的做法,其实真实存于我们的生活细节中。代沟如同一道心门,把我们跟老人的生活隔成两个封闭的空间。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打开这扇门,走进老人的生活,体会他们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我们更应该拉着他们的手,让他们进入我们的生活,和我们一起走、一起笑,感受这时代的飞跃,体验这世界的精彩。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也曾风华正茂,他们也曾诗情画意,他们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的时候,也曾认真研究怎样才能有个好收成;他们在轰鸣厂房里废寝忘食的时候,也曾仔细钻研怎样才能掌握新技术。他们跟你我一样,也曾是时代的中坚,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怎能因为他们老了,眼睛花了,记性不好了,就认为他们甘于停步不前,甘于在时代中“失语”?

  一遍教不会就教十遍,一句话不能理解就多说几句。不耐烦吗?无奈吗?可当初他们拉着我们的手,教会我们走路、读书、写字是多么得不厌其烦,多么得呵护备至!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这部其实是广告的视频会让我们落泪?因为搞笑故事的背后,是一个倾尽全力去理解、满足孩子愿望的“倔老头”,而这样的“倔老头”是那么地熟悉又可亲。所以,别让他在电话那头失落地叹息,放下手机,打开这扇门,牵着他的手走进我们的生活。就像小时候,他曾经紧紧牵着我们的手一样。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