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11-07来源:中国文明网
竹之品
作者:陈凯凯

  竹,多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一棵竹子,兀立山石之间,枝蔓摇曳,卓尔不群;一丛竹,清丽映日,婀娜多姿,翠绿可人;一山之竹,叶似君子之剑,层层叠叠,下则绿意坠地,上则翠云接天。在竹波荡漾中连片成海,浩浩荡荡。人若置身于竹林,仿佛浸润清香之海。

  人们与竹,向来有不解之缘。先秦时期写的《弹歌》里有“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的句子。意思是我们的古人先砍竹做弹弓,然后装上用泥巴烧制的弹丸,在山林间射击猎物。可见,人们最开始关注竹子是从其功用性着手的。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竹子居然变成“四君子”之一了,它慢慢的具备了其独特的审美意义。南宋画家梁楷画了一幅《六祖斫竹图》,描写的是惠能上山砍竹为柴的场景,生动传神地表达了禅宗“直入如来境地”的思想精神境界。至于为什么选取竹子而不用其它作为砍伐的对象,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认为竹子空心而坚韧,斫之铿锵作响,振聋发聩,也许更适合用来做禅宗顿悟的“道具”。晋代王徽之爱竹成癖,每到一处必要见竹,即使是暂时的居所,都会叫人在宅旁种竹,有人问他:“暂住何须尔?”答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要说与竹子有关的公案,最有人情味要数苏轼和文与可了。宋人文与可是官场中人,同时也特别擅长画竹子,有“墨竹大师”之美称。苏学士写诗赞颂表兄: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元丰二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好友兼表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一篇杂记。“胸有成竹”这一成语就出于此。文章以竹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情深意切,庄谐相衬,既阐发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也叙述了两人交往的亲密无间,而竹、竹笋、食竹、竹画则是这些情愫之间的催化剂。

  至于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吴均的“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以及刘长卿的“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这些诗作我们应该是很熟悉的了。到了钱樟明的《水调歌头·咏竹》,他对竹子品格的提炼便更明显:“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竹子的抽象意义就这样被文人们慢慢地丰盈。

  其实,竹有非同一般的实际用处。玉屏之竹,成笙箫琴笛,丝竹之属,声乐逍遥,娱人耳目,与人灵光;宝庆楠竹,精雕细琢,笔筒糠筛,竹筷竹席,各成器具,大利生活;洋州之竹,作简成书,沤做纸浆,智慧载体。是以文人爱竹,或写诗歌赞美竹,寄托美好情思;或为它作画,留下那千年不变的绰约身影。是以世人爱竹,即使置身荒野,人们携带炊具不便,但聪明的人会砍下一整节竹子,作为炊具。从其一段开一小孔,置米于内,加水,然后悬挂放在火上烧烤,等到竹子将要烧焦殆尽时则取出,竹香则伴随着稻米之香扑鼻而来。竹,居然能使人免受饥寒。

  竹之气质,虚心有节、坚贞卓尔、宁折不弯、傲立风霜,这种精气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脊梁的象征。从古至今,我们都不乏有像竹子一般的人。他们有为大众而尝食百草的,有横戈立马驱逐外患的,有九死不悔慷慨赴义的,有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也有不畏艰难险阻、革除陈弊、壮士断腕的……

  我们爱竹之用,更爱竹之品。中国人几千年来临竹而居,以竹为美,自然而然形成了竹的精神。而竹的那种挺拔、坚韧、清秀、俊逸、坚贞……也寄托着大众对美好的追求。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