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不解“回乡困境”
徐云方

  前些天,这篇《我卖掉北京500万的房产,到老家生活两年,结果……》文章引发公众的热议。人们一边羡慕作者的勇气和魄力,又一边发出“农村回不去”的感叹。
  近年来,回乡困境成为异乡客相当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故乡有家人,还有儿时的记忆,那里有牵绊和不舍,人们不得不像候鸟一样定期回去;可另一方面,习惯于繁华生活的新都市人无法面对农村的“衰败”和旧习,他们对老家“天天打麻将、说话像吵架”等习惯感到前所未有的生疏。于是,只剩下“故乡回不去”的一声叹息。
  背起行囊,远离故土和家人,这是时代发展的阵痛。改革开放激活了人财物等要素的流动,“孔雀东南飞”,人才纷纷涌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这是市场经济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正是这种有序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才形成了当前中国社会空前繁荣和充满活力的局面。大城市能够满足人们一展抱负的理想,于是我们主动“背井离乡”,去天高地阔的他乡逐梦,留下我们曾经认为是满目疮痍的故乡。
  其实,农村并没有那么不堪。它的发展是翻天覆地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甚至比城市发展的步子还要快。只是因为它的起点比较低,面积比较大,背负的任务比较繁重,很难像城市那样轻装上阵。而且,离乡者们长期生活在城市,对农村的变化缺乏足够的感知,所以就形成了农村停滞不前的心理感受。
  一声叹息不解“回乡困境”。诚然,还有很多农村地区相对落后,其风俗习惯甚至与时代格格不入。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不回去的借口,更不能成为我们嘲笑和鄙夷它们的理由,“回不去的乡”的叹息里不能只有无奈,还应该有积极的行动。不是真的回不去,而是我们心态上有了起伏。以新市民的优越感来评价故乡,当然得不出客观的结论,甚至会让你更加纠结和无奈。
  时代阵痛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和克服。“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其说回乡困境是一种社会难题,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异乡客们自我设置的精神障碍。每一个从故乡出走的人,都有责任为故乡注入新鲜的血液。笔者相信,哪怕只是经常性地回去走一走看一看,向他们诉说一下外面世界的变化,恐怕也会是一种无声的熏陶。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端午之思 | 纪念的本真 在于把屈原还给历史
  2. 端午之食 | 艾叶飘香 飘的是乡愁
  3. 端午之思 | 找寻灵魂自救的"药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