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02-20来源:芜湖文明网
就让这一盏元宵的灯,永远璀璨
作者:思岚

  “我的名字叫紫禁城,快要600岁了,这上元的夜啊,总是让我沉醉,这么久了却从未停止。重檐之上的月光,曾照进古人的宫殿;城墙上绵延的灯彩,映出了角楼的瑰丽。今夜,一群博物馆人将我点亮,我在北京的中央,献给团圆的你们,一座壮观的城。”今年的上元之夜,故宫博物院首次晚间对公众开放,三千张门票一抢而空,没买到票的人们,蜂拥前往灯会直播页面,如痴如醉地欣赏着这灯烛辉煌、流光熠熠的不眠之夜。

  跨越了千年耿耿星河,怎么这元宵的一盏灯,就有这么大的魅力?

  “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这是一盏团圆的灯,它照亮的是家家户户团聚的笑脸。就像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一样,它用同一个念想牵起人们共同的情感。在外的游子,远眺着故乡的方向,也许辉煌的灯火目不能及,却始终知道在家乡总有一盏灯,是为自己而亮。对于团圆的人们,灯影映着彼此的笑脸,也许第二天就要再次为了梦想而出发,却也因此更加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这是一盏欢庆的灯,它为辛勤劳动的人们而明。忙了一年的人们,在这个日子里,尽情地为自己欢庆、为生活祝颂。凤箫声动,踏歌而行,声声高歌里是比汤圆还要甜蜜的生活,玉壶光转,嬉笑游冶,盈盈灯影里是对灿烂明天的期许。岁月又多了一个印记,不念过往、无惧将来,这是我们欢庆的底气,不忘初心,不停脚步,时间的笔会见证我们每一次的欢庆。

  “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这是一盏文化的灯。在灯影摇曳里,我们看到了“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璀璨,我们读懂了“明月多应在故乡”的眷念,我们感受到了“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畅快,我们体会到了“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的气魄,我们领悟到了“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怅惘。我们赏尽这人间烟火、山河远阔,体味这文化之魂的脉脉含情、生生不息。这就是我们横亘了千年的文化传承,更是我们悠久绵长的文化自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在时间的漫漫银河中,元宵节灯火从不曾有一丝黯淡。这一盏盏明灯,照亮的是市井的繁华,温暖的是团圆的心灵。对于个人来说,它是一年辛劳的抚慰;对于国家来说,它更是昌盛繁荣的缩影,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向往着故宫的灯彩瑰丽吧。要知道,这上元的夜啊,是辛弃疾蓦然回首望见灯火阑珊处的夜,是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夜,更是我们家国千年、情怀不改的夜。

  火树银花不夜天,今宵尽兴不归眠。就让这一盏元宵的灯,永远璀璨。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