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02-20来源:中国文明网
实体书店生命力在于踏浪而行
作者:涂启智

  春节期间,来杭州的游客和市民发现,西湖边又多了一家书店——“言几又·今日阅读IN77店”。人们在附近游西湖、看电影、逛商场,顺道走进这里,挑本书临窗而坐,窗外的西湖山水“秒变”最美阅读背景。2018年,杭州新增实体书店319家,比上年增长28.6%,接近于每天新增一家实体书店,增速创历史新高;全年图书销售总额18.68亿元,人均购书额达234.47元。(2月17日《光明日报》) 

  曾经盛极一时的新华书店,是特定年代各地当之无愧的文化地标。它给无数人带来无可替代的精神文化滋养,也为众多读者青春岁月抹上一层温馨绚烂的色彩。因为市场经济荡涤冲刷,各种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尤其是文化产品供给渠道多元化,包括新华书店在内的众多实体书店走向萧条冷落,褪却黯淡了繁华荣耀。  

  任何事物的“热”与“冷”都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逝者如斯,一去不返,让实体书店再现往日辉煌,就像让文学和诗歌重回上世纪八十年代风光无限一样,已不大可能。但这并不代表实体书店毫无存在价值,相反,在新的时代,实体书店完全可以“浴火重生”,焕发新的光彩生命。杭州实体书店现新业态并且方兴未艾,为此作了生动注脚。 

  杭州实体书店能够“笑傲江湖”,赢得众多读者青睐,成为行业翘楚,并非上天眷顾时来运转,而在于贴紧时代脉搏做足“功课”。其一,书店内设类别清晰,层次分明。比如,杭州远洋乐堤港“单向空间”书店共有三层楼,从一楼至三楼,分别标识为“创造区”“沉浸区”“参与区”,各个区域图书类别与主题指向具体,所服务读者群定位明确。其二,注重宣传推介,聚吸人气。远洋乐堤港“单向空间”店在预开业期间,举办16场阅读分享会;开业当天又举办盛大“书店文学奖”活动,不仅有陈冠中、许知远等知名学者参与,而且现场还进行视频直播。其三,书店开设地点与目标群针对性较强,且呈现多样性与灵活性。迥然有别于传统书店多半坐落于城市与集镇中心区域做法,杭州实体书店遍地开花,不仅开到广场、博物院,也开到校园、社区和乡村,甚至还进军到旅游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通过扩张疆土,让实体书店“开始走到更细分的目标群体中去”。其四,多元发展,复合经营。在杭州的亲子书店里,既有尿不湿等婴童用品,又有育儿书籍等文化用品,还有婴童嬉戏、妈妈产后修复等多重区域。除了零售业,餐饮业、设计业、汽车销售业等多个领域也纷纷进入实体书店业。 

  杭州实体书店现新业态,凸显蓬勃生机,给当下其他地方实体书店经营带来有益启示。实体书店要细分市场——图书市场也正在向高质量发展,一个非常关键原因是,读者群体消费水平提升、个性化需求增强,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来者不拒,而是对图书类型与质量水准具有精确定位与理性选择。实体书店经营不能贪大求全,应该充分做好市场调查,找准读者目标群,分层次分类别提供适销对路的书籍产品。实体书店“酒香也要勤吆喝”——在信息闭塞年代,或许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时产品传播方式主要依赖于消费者的口口相传,好的产品“一传十、十传百”,进而遐迩闻名。但在信息时代,假如一味坐等消费者上门,恐怕永远会“门前冷落车马稀”。产品要让消费者了解、知晓,才有希望打开市场,产品推介与宣传必不可少。实体书店要多一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如果再像过去那样营业员板着脸坐等顾客上门,有顾客上门也爱理不理的,书店只能是死路一条。杭州的亲子书店,即为实体书店如何开展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贡献出鲜活的案例。实体书店要与其他产业嫁接联姻——书店经营与其他产业并存于一个统一空间,既是对现代生活丰富性的直观诠释,也是对人们在单位空间多样化消费需求的体察与满足。这样布局可使图书产品与其他产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们因为在书店也能实现其他消费意愿,有可能产生逛书店兴趣,并且有时间从容坐下来,静静享受执卷在手的阅读好时光;另一方面,人们或许只是因为需要购买非图书类商品,走进店铺,意外发现图书“新大陆”“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经意间促成一桩读者与文字的“亲密约会”。 

  假如总是按部就班抱残守缺,实体书店势必很难摆脱困境,只有勇立时代的风口浪尖,借助“融合”“跨界”力量,与时俱进,踏浪而行,实体书店绝处重生才会大有希望。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