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11-14来源:舟山文明网
让爱心之光接力永续
作者:李瑞强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2019年10月30日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30年来,“不吃饭也要上学”的毛可英、“小光头”张天义、大山里走出的博士后范明珠、“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放羊的大学生高慧媛……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沐浴于社会大爱的温情雨露,茁壮于爱心人士的浇灌与呵护,已然成长为一颗颗参天大树,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美丽景象,蓝色心形的海浪托起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早已成为了无数孩子心目中的爱心暖流。

  爱心改变命运,爱心传递希望。30年来,曾经让我们为之动容的那些黄旧的老照片中,一双双渴望学习、渴望知识、渴望成才的眼睛,如今已经在希望工程的爱心助力下,改变了命运,实现了梦想,他或她走上了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和感恩之心报效祖国、回报社会,把爱心中的希望转化为了令人惊喜的香甜果实。

  30年前,希望工程诞生之际,彼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仍然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大量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难,很多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短缺,希望工程作为一项人人参与的公益事业,唤醒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挽救了一大群家境贫寒的苦孩子,让贫困孩子的求学之路变得光明,也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可以说,在物质条件极为缺乏的情况下办教育,我国能够用短短几十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希望工程,功不可没。

  当前,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荣使命,正当而立之年的希望工程事业正焕发着勃勃生机。阻隔贫困代际传递,治贫先治愚,注重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希望工程与脱贫攻坚战一脉相承。教育是开启美好生活的钥匙,消除贫困就是要消除观念上的贫困,扶贫必扶智就是扶持智力上的内在动力,扶贫先扶志就是要补齐扶贫工作的精神短板,提升精神上的自信。

  大眼睛苏明娟说:“我们都会是希望工程一辈子的志愿者。”她和千千万万个从希望工程中受到捐助的孩子们,正在用自己的感恩之心,去回报曾经他们被给予的“滴水之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希望工程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公益事业的蓬勃。走过了而立之年的希望工程,不会也不可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从简单的捐助到更为丰富的志愿服务,从让孩子们“读上书”到让孩子“读好书”,希望工程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希望工程项目正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更为多元、更为丰富的公益服务。

  希望工程的星火,让每一个人,无论是受助者还是捐助者,都成为一颗被点燃的火种。我们相信,希望的火种一旦被点燃,就不会再熄灭,一定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