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03-11来源:中国文明网
细节让“星光”熠熠生辉——读陈思和《星光》
作者:范德洲

  《星光》一书是陈思和先生的最新人物专题散文集,凝聚着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

  陈思和,许多人可能都相当陌生,然而,在学术界,特别是现代文字研究层面,他却是首屈一指的人物。陈思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2001年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后,推行本科生教学改革,强化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课程,紧抓学科建设,引进人才,其主持的《中国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获得教育部精品课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等奖项,复旦大学中文学科被评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作为当代著名学者,陈先生一路走来,接触了许多文坛学界的前辈和同代学者,他们与陈先生之间的关系,用“良师益友”来概括,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于是,陈先生以如椽之笔,以温润之文,重现了一个个印刻着时代痕迹的鲜明性格。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体现人物性格的,却往往又是那些细节。读《星光》一书,我们对此就会拥有更为真切的认识,因为,这本人物专题散文集,特别善于撷取细节,从而将每一颗“星辰”,写得那样情感丰富,即使我们合上书页,也依旧能够触摸到他们的温度。

  陈思和先生是“世纪老人”巴金的研究者,然而,“仿佛命中注定”,作者竟然将巴金老人《炸不断的桥》一书中的四篇散文与一篇后记遗失了。这里,作者记叙了这样一个感人的细节。面对登门说明情况的作者,巴金老人的第一句话却是,“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不要紧”。接着又以自己存有日记,“记下了篇目”安慰作者。一句“不要紧”,不仅轻轻抚平了作者的伤口,更见证了巴金老人的宽容;而一句“记下了篇目”,也展现了巴金老人严谨与细致。“世人老人”的风范,高山仰止!

  这样的细节,书中可谓俯拾皆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七月派”重要作家,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的贾植芳教授,与作者也是相交甚深。透过那点点星光,我们依旧清晰的看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尽管遭受了种种苦难,贾植芳先生也“从未改变对生活的热情和善意”。贾植芳先生因为耳背,在苏州大学开会回程时,误将一名意欲拜访的大学教师,当作苏州大学安排送其回沪的工作人员,进而连续三天好烟好酒地予以招待。如此天方夜谭般的细节,恰恰让我们看到贾先生跳动着一颗诚挚的君子之心。

  提及现代文学,我们一般只能联想到“鲁郭茅巴老曹”,《星光》中的许多人物,可能还是第一次知晓,而事实上,《星光》中的每一位人物,都在现代文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或许,这正是作者弃其宏大、取其细末的原因。当然,这样的细枝末节,既紧扣相应人物的性格,更能够衬托人物的宏大。否则,也就流于“快餐读本”的轶闻。《章培恒先生》一文中,作者就是通过章先生先背诵《说文》的内容、再背诵《尔雅》的内容而镇住日本汉学家的细节,彰显了章先生的博学与扎实。

  《星光》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这样的细节,每一个细节,也都入木三分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从而让“星光”熠熠生辉。沐浴在熠熠生辉的“星光”之下,所有的读者都会怦然心动地仰望星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