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03-05来源:三明文明网
在倾听与应答中感受花开
作者:余火仙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线教师,不断学习,做一名“会学”的教育者是自身的业务。《倾听着的教育》这篇文章中写到:“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状态的时候,师生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

  在倾听与应答两件事上,“倾听”比“应答”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听到有关的信息,学生没有听到他人的发言,对于教师的“说”就是无的放矢。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失聪”现象,并不罕见。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出现:课堂上提问学生发言,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时,常常就会中断学生的回答,将话语权争夺过来,看上去是完成了本环节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是教师替学生分析、回答了问题,将内容强加给学生,极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作为教师的我根本没有做到倾听。然后,平时教育学生,要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尊重他人,而此时教师的“失聪”,正是对于学生的不尊重,没有起到教师的表率作用。

  由此看来,倾听非常的重要。因为只有认真倾听了,你才能懂得对方的语言所表达的意思,甚至是对方无声的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你才能与之呼应,交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学会倾听。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当一个学生发言还没有结束时,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喊着:老师,我来,我来。当老师指名一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课;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在活跃的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作为教育者,要倾听什么?又要如何倾听呢?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倾听学生的欲望、需求、情感、思想以及个体生命的差异。教师能否倾听学生和应答不只是能力与意愿的问题,而且是道德品质的问题。倾听可以唤醒教师的良心和道德感。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有责任倾听和应答,有责任用全部的感官潜能去倾听、理解和呼应学生从生命深处发出的所有声音。

  相信很多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来回答,越是低年级的学生,举手越是踊跃。到了高年级,学生举手回答的情况会逐渐减少,甚至点名让学生回答,学生也很不情愿。有人将其归结为高年级的学生比较关注周边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回答错误,遭致他人讥笑,或者回答正确,导致其他同学嫉妒。这或许是有道理的,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说——回应,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倾听中做到应答。

  回应孩子发出的信号,需要教师拥有相应的身心感知能力,能够敏锐地监测到孩子发送过来的信息,判断和分析这一信息的内在含义,及时给予赞同或者反对的回应。努力做一个善于倾听和应答的老师吧!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