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听网友讲述“独家记忆”
发表时间:2018-10-29来源:莆田文明网

  行走在历史的风貌长河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磨灭的记忆。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莆田文明网联合东南网莆田站开展“穿越时间·让四十年的独家记忆如花绽放”网络文明传播活动,邀请网友一起穿越40年,追忆过往、感受变迁。活动开展不到1个月,微博话题量达69.7万,众多网友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分享生活的点滴变化,晒出了身边的“老物件”,感受静静流淌在时光深处的情怀。

  改革开放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加快了我们成长的步伐。40年的时光变迁让人感慨,它温柔地给予我们共同的记忆,慢慢回味……

  网友晒出那些儿时的记忆。图片来自网友微博

  @网友“栗栗子”:老爸和我说过,他们小的时候,学校的条件非常简陋,几张桌子一块黑板,上课需要自己搬小板凳,老师很“全能”,什么年级都教......改革开放40年,当下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多元化,孩子们的课堂生活也愈加丰富精彩,生活越过越幸福!

  @网友“C”: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流行写信,我和当时最好的朋友约定每一周给对方写一封信,信里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或者是想对对方说的话,“每周一信”让我们乐此不疲。改革开放40年,通讯发达了,各种聊天软件走入我们的生活,随时可以问候,但却感觉少了些朴素而真挚的暖意。

  @网友“开开xi”:上学时发的新课本是用旧挂历纸包的,每次爸爸都会用他端正的字迹在书皮的封面写上“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名称。而如今,书皮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虽然方便了很多,却少了一些味道。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家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这片热土上改革的亲历者,一起秀出家乡美!

  

  城市乡村的旧貌与新颜。图片来自网友微博

  @网友“琪子x”:改革开放前,人们穿的是蓝色解放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破旧老土屋,交通很是不便。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多!整齐的水泥街道,干净的城市环境,齐全的基础设施。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美丽家乡气象万千!

  @网友“涵江萩芦中心小学陈晶”:每个人对家乡都有一份美好的回忆。短短几年,涵江区的建设大步前进,以前去莆田市内,坐公交要至少半个小时,现在白塘路开通了,距离市区只要几分钟的自驾车程,交通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变化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为家乡骄傲!

  @网友“金枝玉叶9818”: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青年,三十几年来家乡变化非凡,以前的土房换成了砖房,泥路变成了水泥路;以前食物短缺买不起,现在市场里新鲜的果蔬肉应有尽有,以前衣服样式单调,现在服装款式多、颜色亮,村里的人们幸福感比以前提高太多,感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与滋润!

  每一户人家,都有充满回忆的老物件吧。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洗礼,这些平凡朴实的老物件已经被闲置在家中的某个角落,但他们却记录着一个家庭的故事,有着珍贵而独特的记忆。

  网友分享身边的老物件。 图片来自网友微博

  @网友“霍兰德”:红双喜和红牡丹相互映衬的“国民脸盆”,铁的,十分结实。在上世纪计划经济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个铁制的脸盆,洗脸洗澡都离不开它。这样的老古董像是一个时光的见证者,沧桑的模样记录下了这些年一个家庭的离合与悲欢。

  @网友“传播文明530”:家里有一台老式缝纫机,妈妈曾经用它给我做过衣服、袖套和书包,这台缝纫机承载了我太多童年的回忆和妈妈对我的爱。家里已经重新装修了几次,这个老物件还在角落里安静地待着,守候着朝朝暮暮。

  @网友“小黄鱼的胸膛”:姥姥家中的木匣子中有几张粮票,姥姥说在那时候有粮票就有饭吃。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粮食供应紧张,不仅需要攒钱,而且还要凑够必须的票证。现在生活变好了,再见到当年的老物件,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改革开放40年是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点点滴滴都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都有属于自己在这段时光里的故事和记忆。生活在变,但那些被时光沉淀下的美好与传承不会变。

责任编辑:俆嘉馨 荣毅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