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雷锋成为一种生活风尚——十万网友热议“我要这样学雷锋”
发表时间:2014-03-05   来源:中国文明网
视频拍摄:北京朝阳区文明办   视频剪辑:朱波

  50多年来,雷锋这个名字一直铭刻在人们心上,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标杆。上世纪60年代人们学雷锋是“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70年学雷锋是“立志做雷锋式的好少年”;80年代学雷锋是“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到了90年代,学雷锋活动处处开花。今天,我们该如何学雷锋?时代又赋予了雷锋精神何种意义?我们又该如何传承?近期,中国文明网组织开展了“我要这样学雷锋”网上传播活动。一周内,近12万网友参与了话题讨论,网友普遍认为学雷锋不在乎事情大小,要坚持不懈从点滴做起。有些网友认为学雷锋活动要“与时俱进”。还有些网友认为学雷锋要与生活、工作、学习充分结合,可以成为一种生活风尚。                              点击参与微话题讨论#我要这样学雷锋#

  力所能及 能帮就帮 学习雷锋要点滴积累并持之以恒

  网友认为,学雷锋是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共识,雷锋精神更是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雷锋精神变得有点漠然,人们对于雷锋精神需要认识上开始转变,要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网友“武电文明”说:“学雷锋,并不是要让你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舍己救人、捐款几百万钱,献血献肝,这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的。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网友“爱吃河鱼”说:“3月5日是学雷锋日,记得小时候学校经常组织我们背把扫帚扫大街,去敬老院看望老奶奶,但没觉得这就是在学雷锋,但是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自己觉德很幸福。”网友“海口雷锋”说:“我今天开车回老家接老母亲上海口,路过龙泉镇,特意把几副中草药送到玉东村82岁的李菊亚婆手里,这是今年第4次送药给亚婆等人。该村由于较潮湿,患腰腿膝关节痛的老人很多,我已经第六年关爱该地老人。”3月2日素有“京城活雷锋”美誉的孙茂芳老人获得“当代雷锋”称号。有网友评论说:“‘京城活雷锋’孙茂芳执著50年做好事,除了因为崇高的道德追求,还在于他的毅力和坚持,在于他把学雷锋化为实实在在、持之以恒的自觉行动。习惯带来的持续自觉,也许只是凡人小事,举手之劳。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能成就伟大。

  回归本质 融入时代 学习雷锋要与时俱进

  网友普遍认为,学雷锋,要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实质;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要赋予学雷锋活动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有网友说:“雷锋形象在人们心中有过多次改变,从最初的神话化到后来的本质复归,从完美无暇的人格榜样到超越自我的时代英雄,雷锋终于不再是不可逾越的概念化、脸谱化的样板,而越来越接近普通人,并因此更加值得尊敬和学习,雷锋精神也一再与时代潮流合拍,融入了时代气息。”

  网友“一个高中生”说:“雷锋精神是社会公德建设的需要,而并不是要求去模仿他。所以说,凡是积极向上,服务社会,舍己助人,见义勇为等等都可统称为雷锋精神。”网友“据我观察”说:“雷锋精神并不仅仅是为人民服务,更多的还包括着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帮助贫困群体、善待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内涵。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雷锋精神,我们就会发现,学习雷锋是可以、也应该与时俱进的。”

  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 让学习雷锋成为一种生活风尚

  很多网友认为,学雷锋不是号召大家一个难以企及的道德圣境,不必过度强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动机,只是作为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想起的一件事情,举手之劳就可帮助别人,自己也在其中成长,得到快乐,何尝不是一种时尚?

  最近微博上出现的“志愿公益体”,基本格式是:今天在**,遇见**,我就随手**,虽然**,但我很快乐!像网友“蓝小扣”就发了一条微博:“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则寻人启事,我随手转发了,虽然影响力有限,但每一次被@都意味着多一个希望,终于好消息传来了,我很快乐!”网友“小虫”说:“学雷锋,可以很生活,更可以成为一种风尚。在南京就很多白领志愿者在午休时间,自发到附近地铁站引导乘客文明乘车。春运期间,白领 帮助农民工通过网络来抢购火车票。大发现,学雷锋,很快乐。网友“幻毅林”说:“生活中我有多重角色,在各种角色中我都坚持学习雷锋。作为教师,耐心的为学生答疑解惑;作为母亲,教育孩子女儿要助人为乐关心他人,作为子女我要善待老人,作为志愿者,我利用业余时间做公益,将雷锋精神传递出去。雷锋精神永远围绕在我身边。”(中国文明网 张殊凡)  

责任编辑: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