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师应回归纯粹的教育
发表时间: 2018-10-18来源: 湖北日报

  老师花费多少时间深耕在教育事业上,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色。而在基础教育阶段,仍有不少老师被压在各种琐事中分身乏术。

  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杭州某区教育局内各种和教育无关的临时任务多达188件。当地某知名公办小学校长反映,“我校一学期最多曾接待过50个访问团”“负责接待的老师忙到怀疑人生”。名目繁多的各种主题活动、竞赛、征文、投票、调查、评比……已成为基层教师“不可承受之重”。

  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行业都各司其职,才能更有效率地推动社会进步。五花八门的各种评比、检查、交流,不仅会让老师疲于应付,这种压力还有可能被传导到学生身上。今年的两会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直言,现在老师负担很重,各种填表、各种考评、各种比赛、各种评估,压得有些老师喘不过气来。

  教育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责任和特殊使命,齐心协力为老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他们有精力、有意愿、有动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是提升教育质量、创造更多可能的必然要求。早在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但现实中,有多少老师在非教育教学活动里无法抽身,心有余而力不足?

  古人云:“人能常清静,天地皆悉归。心静则智生,智生则事成。”教育是一项需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事业。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目标,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要树立整体意识和统筹思维,还学校一片宁静教育的空间。(周磊)

责任编辑: 张慧磊
【纠错】
相关稿件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