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四个自信”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发表时间:2016-08-08   来源:江西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回应实践发展需要的政治宣言,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执政的成熟与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坚定道路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正确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道路自信,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途径的自信。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坚定道路自信,主要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首先,这条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其次,这条道路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证明了我们的道路抉择是正确的,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再次,这条道路具有远大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尤其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梦使中国道路的前进目标更加清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引领,中国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只有这条道路能够引导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因此,我们必须坚定道路自信,不断深化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正确方向。

  坚定理论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科学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自信,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行动指南的自信。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坚定理论自信,主要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首先,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而形成的,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次,它始终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延续了500年来人类探索社会主义的思想脉络,传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要义,一以贯之地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再次,它植根于实践又对实践发挥着强大指导作用。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是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也是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和推动改革发展的过程。同时,新鲜生动的伟大实践又在检验着最新理论,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真理性。此外,它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大成果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脉相承,同时又根据新的实践,借鉴各国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科学回答了面临的新课题,作出了各自独特的理论贡献,是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的关系,适应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科学指导。

  坚定制度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制度自信,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根本保障的自信。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坚定制度自信,主要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所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社会制度等都有着中国自己的特色。中国实行一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制,在现行宪法体制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基本制度,它们是基于中国特定历史现实而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其次,它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再次,它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强的学习吸收和自我完善能力,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既有中国特色,又吸收了其他国家制度的先进因素。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强的自我变革能力,对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能够及时进行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正是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保障和坚实支撑,我国才在国际激烈竞争、国内深刻转型的复杂环境下,劈波斩浪走到今天。因此,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不断推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根本保障。

  坚定文化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精神力量的自信。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坚定文化自信,主要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首先,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党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和民族独立的需要,培育和创造了红色革命文化,进一步夯实了优秀文化根基。二是它对多元文化进行了有效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进行了有效整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承担着引领社会共识、规范价值取向、整合多元文化的重要功能,不断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三是它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敞开胸怀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又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既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又紧跟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没有灵魂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没有血脉的民族不可能发展壮大。因此,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获得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之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精神力量。(吴永明 江西省社联党组书记、主席,教授)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