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
发表时间:2016-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中国为什么能够自信?当然是源于自身实力的不断提高和自身优势的不断彰显。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就是当代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四种实力、四种优势。

  道路自信,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95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历史新局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回顾来路,不忘初心,就在一个世纪以前,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发出这样的呐喊,他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自此以后,历史的重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中,在无数仁人志士的流血牺牲中不断接续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这样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来,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来,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来,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走出自己道路的强大支撑。

  理论自信,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事实证明这些方案解决不了中国最根本的问题。直到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才起了根本变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相继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伟大成就。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我们坚定理论自信,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制度自信,鞋子合脚好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自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历史发展道路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它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文化自信,润物细无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我们的基因和血脉。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中华文明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发展,推动中华文化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形成最新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形态,为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问题作出中国贡献。(彭秋归: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 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