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德树人”中回归教育本真
发表时间:2014-09-16   来源:新华日报

  “教什么,怎么教”、“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强调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当前教育系统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的情况下,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应对信息网络环境下多元文化、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在“立德树人”中回归教育本真、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

  立德树人,必须始终德育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察德修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德”的科学内涵。德育为先,就是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青少年学生时代,是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因此,德育为先,应“从娃娃抓起”,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按照“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教育学生“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要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指标,融入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要建设优良校风和校园文化,利用重要仪式、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仪礼节等特色主题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校园先进文化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中陶冶情操。

  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立德中的养成作用。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才能逐渐内化于心;坚持知行合一,从做好小事、管住小节开始,修养德行、行善积德,才能不断外化于行。要把学生从过重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其腾出更多时间探究思考、加强锻炼、了解社会、参与实践、自我体验,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中学会劳动,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学会勤俭,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学会感恩,慷慨向他人施与关爱;学会助人,享受“手留余香”的快乐;学会谦让,谦让他人、谦让自然;学会宽容,用微笑来“融化冰雪”;学会自省,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学会自律,严以修身、克己制欲。

  (二)

  立德树人,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立德树人”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和落脚点。

  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激励每一个学生奋发上进,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校园享受思考、展现潜能、放飞梦想。

  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倡学校教育教学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为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兴趣和志向的学生创造相适应的学习和成才机会。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学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学生心智的火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强调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思维,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追求新知、修养品格、创新实践、全面发展。

  要遵循现代教育的规律,注重科学育人与教育治理的有机结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校风校纪建设,都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融入道德教化之中,使“真善美”的行为得到鼓励和表彰,“假丑恶”的行为受到制约和惩处,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既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又修好公德、私德。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