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复兴伟业 奏响新时代文艺强音(新担当 新作为 新风貌①)
发表时间:2021-12-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自今日起,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新担当 新作为 新风貌”系列言论,探讨文艺工作者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者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第一就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深刻阐明了文艺创作与时代的关系。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文艺工作者如何不负重托,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文艺力量?

  找准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今时不同往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时代有主题,文艺创作更有主题。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个“胸中之竹”的说法,指的正是画家在观察和下笔之前的运思过程。推而广之,这个运思过程也包括对创作主题的厘定。广大文艺工作者今天置身于这样一个伟大时代,必然要把表现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从近年来的文艺创作中,我们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信念永恒》,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围绕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文艺活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表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奋斗与牺牲,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奏响了新时代的文艺强音。

  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弘扬伟大精神。文艺创作不是搭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离开对历史的把握、对时代的观照,文艺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艺工作者只有不断开拓眼界、丰富阅历、增长见识,才能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进而从中体悟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文艺工作者要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灌注于作品之中,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近几年,一部部优秀文艺作品、一场场精彩文艺演出,高扬爱国情怀、民族气概、奋斗精神,直抵人心,催人奋进。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总冠军的电影《长津湖》、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等拍出了中国军人的热血豪情,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电视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等充分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现象级电视剧《觉醒年代》塑造百年前的“新青年”群像,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用生动的形象展现在亿万观众面前,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些优秀文艺作品让大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百年沧桑巨变,百年人间正道。

  面向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展开创造,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文艺不是内心的独语,也不是画地为牢的自我园地。文艺工作者只有走出书斋,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打开创作的宝库,采撷到艺术的花朵,发现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这需要文艺家有开放的胸襟和实践的勇气,去体察生活的不同侧面,感受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抓取令人印象深刻的典型形象。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是文艺工作者主题和题材的源泉,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是文艺工作者抒写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的文艺作品,对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进行了全方位全景式的展现。电影《十八洞村》、电视剧《山海情》、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乡村国是》等作品,聚焦脱贫攻坚伟大奇迹,记录中国乡村历史性变革的脚步;歌曲《坚信爱会赢》、电视剧《在一起》、“为天使造像”重大摄影工程等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记录下白衣天使的义无反顾和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这些与时代同呼吸的艺术创作,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用心用情用力抒写伟大时代的方方面面。(张鹏禹)

责任编辑:党 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