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梦想引领团结奋斗
发表时间:2021-04-16 来源:光明日报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托桑林村的格桑在展示自己编织的织物。新华社发

2019年10月1日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北京上空燃起烟花。新华社发

  历史翻开崭新一页,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12年金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接力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关键时刻。

  11月8日至14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式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总目标,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并载入党章。

  党的十八大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新当选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以自己的最大智慧、力量、心血,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从此,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继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

  1.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布局就是方向,布局就是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思考这一事业所包含的各方面任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一次次完善,一次次深化。

  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标志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这个总体布局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进入新时代,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民主政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16年—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到2017年,全国新增造林面积4.6亿亩,荒漠化沙化态势被整体遏制,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持续下降。

  2.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千百年来,小康一直是中国百姓最美好的憧憬。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强调的“全面建设”改为“全面建成”。一字之变,显示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魄力和决心。

  站在2012年的历史节点上,距离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只有8年时间,但农村贫困人口仍以亿计,且大多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农村水平的六成。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面向未来的庄严宣言,也是面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赴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河北省阜平县考察脱贫工作。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一套中国特色、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基本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党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围绕到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工作陆续铺开,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被接连攻克。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在补齐脱贫短板的同时,我国有力推动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3.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领导好这场伟大斗争,首先必须把党建设好。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既是着眼于继承和弘扬我们党90多年来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提出来的,又是着眼于顺应和应对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警示全党:“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作风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的十八大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肩负起对民族、对人民、对党的责任,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雷霆之势、霹雳手段惩治腐败,坚定不移“打虎”“拍蝇”,极大提升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全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对于更好地凝聚党和人民的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漫漫征途谋新篇,雄心壮志启新程。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既是承诺,亦是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续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需要凝心聚力,需要精神支撑,需要目标引领。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伟大梦想,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指引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5000多年文明的底色上,铺展着光彩夺目的红色百年。回望世纪之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扛在肩上,带领人民持续奋斗、艰辛探索。

  伟大梦想,植根伟大事业,催生伟大力量。

  今天,我们距离实现民族复兴宏伟目标从未如此之近。今天,站起来、富起来的中国人民,强起来的愿望从未如此强烈。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从“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外延不断扩展、实现路径愈发清晰。

  伟大梦想,引领团结奋斗,不断把奋斗目标推向新境界。

  “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庄严承诺,必将继续激励着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夺取新的胜利。(记者 陈 恒)

责任编辑:郭 雯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