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需求导向 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发表时间:2020-09-15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科技界、经济界引发热烈反响。专家一致认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创新方向,将有效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符合科技创新规律。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成就的大小,取决于这个国家可以利用的创新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可利用的创新资源越广、深度越深,科技创新方面能取得的成就就会越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范式正在由传统的线性、串联式的涓滴型创新向非线性、并联式的分布式创新转化,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将对科技进步产生指数化效应,是我国拓展可利用创新资源广度和深度的有效方式。同时,国际科技合作的可持续需要互利共赢,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在科技创新中的能力和优势,夯实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所所长宋云涛表示:“我们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团队将始终不忘科技报国初心,全面高质量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开展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设计和研究。期望早日率先在中国建成世界首个聚变示范电站,为人类核聚变能的开发利用作出更多贡献。”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梁朝朝作为中国政府援南苏丹和几内亚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刚完成任务回到祖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的繁荣昌盛和未来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他说。

  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服务实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总书记的讲话对企业发出了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动员令,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表示,哈电集团将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围绕新能源来整合技术,大力开展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研发,从源头提高创新成果质量,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联想十分重视科技创新,目前在全球17个国家设有研发基地,有超过1万名研发人员和工程师,每年投入100亿元用于研发新技术。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推动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科技的发展。科技创新的发展既可以推动形成新兴产业业态,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也可以赋能各行各业,推动传统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实体经济的韧性。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遥感科技的创业团队深受鼓舞。科学家精神要求我们打牢创业团队的技术根基,以科学的视角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北京天合睿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安全官王剑说,“满足民生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新遥感技术将极大促进生态环境资源优化、工农业生产效能提高和社会治理公平与效率的提升,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有效融合,实现更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杜宗军表示,我们一定会牢记总书记嘱托,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四个面向”,建设多学科的海洋微生物研究团队,不断向海洋微生物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更好服务于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刘琴谈到,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在“四个面向”指导下,求真务实地凝练科研方向,脚踏实地地开展科研攻关,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奋斗不息。

  加快技术突破解决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要抓紧推进;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提前部署”。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程式华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藏粮于技”的“技”指明了方向。要着力加强水稻基础研究,挖掘一批水稻产量、品质和抗性新基因,并解析相关遗传机理,建立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网络,揭示关键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奠定理论基础。要着力攻克一批水稻产业的关键和突破性技术,选育一批优质、绿色、高产、安全、轻简、高效的新品种,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研创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控和收获等环节中的数字技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以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研究方向和信心。我将加倍努力,在补齐行业技术短板、破解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开拓。”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创新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联合创始人何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一线科研工作者的信心,也激发了年青一代科研工作者为国争光的干劲。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信念。”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说,对于农业来讲,让老百姓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提升,围绕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构建起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记者温源、李慧、常河、张景华、曹继军、赵秋丽、李志臣) 

责任编辑:邓 纯雪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