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中国人民和中国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回信
发表时间:2020-05-31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在科技界引起热烈反响。当前,国际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深度演化,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效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这对我国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月30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上,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指示精神,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智慧。

  化危为机、攻坚克难 

  “总书记对我们25位科技工作者的致信给予亲切回复,高度赞扬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和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贡献,对全国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努力的方向,这令我十分激动和兴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在发言中说。

  今年7月,我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将要实施,发射“天问一号”飞向火星。“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情况下,许多方面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各项工作几乎停摆。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我们火星任务最为吃紧的阶段。”叶培建介绍,航天人充分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发挥了我国的独特优势,精心安排,奋力苦战,各方支援,在工作环境和条件严重受限的情况下做好每一个细节,硬是按原计划完成了产品的全部测试并转运海南发射场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我们应有极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中国人民,压倒包括航天人在内的中国科技工作者。”叶培建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两次前往武汉,准确研判疫情,为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决策建言献策。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总书记回信向大家致以节日问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深情关爱、充分信任和殷殷重托。”李兰娟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实践,充分展示了我国强大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我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浙江大学传染病学科也具有几十年的传承与积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人民、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界代表回信,我作为其中一员,心情十分激动。总书记高度赞誉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充分肯定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等方面科技支撑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绩,我们倍感振奋。”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风险挑战。面对国家重大需求,拿出硬核成果是我们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和具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作为一名中医药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将瞄准国家战略目标,聚焦人民的健康和医疗需求,努力推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工作,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关乎人民健康亟待攻克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疾病难题,超前布局、重点突破,把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抓在我们自己手中。”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说。

  培养人才、矢志报国 

  “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强力支持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强力支持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自主发展的基础研究,这既能占领科学高地,也能定义新的应用高地。”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表示,重大科学发现的应用价值非常巨大,有可能引导全新技术和工具的发明,它也是培养最有竞争力的杰出人才的摇篮。为此,必须要重点规划好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

  “这类研究对高端人才的培养作用显而易见。”薛其坤说,“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对科学家、学生、实验技术人员等各类人才评价体系进行大力度改革,营造一个有利于从事重大应用和需求导向的尖端前沿基础研究的氛围,吸引、激励有条件的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从事这样的研究,以此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防控。但总体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部分重大传染病患病人群依然庞大,新发突发感染病仍时有出现。”根据她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历次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斗争经验,李兰娟建议,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与科研队伍建设,打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灾难应对的人才队伍。加强综合性医院传染病专业设施与能力建设,改变评价方式,提高传染病学科医护人员待遇,稳定专业人才队伍,确保传染病科研、医疗与防控人才后继有人。

  在后疫情时代,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人工智能、零接触经济、数字服务、智能医学工程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演进,对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巩金龙表示,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同时,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也要同向同行。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科技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巩金龙说,“总书记在回信中明确提出‘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我们要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记者 张亚雄 詹媛) 

责任编辑:贺 子桓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