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转身份,学校增活力——山西实施“县管校聘”改革观察
发表时间:2019-08-0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太原8月5日电(记者武敌 王菲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山西将其作为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牛鼻子”,列出时间表,绘出路线图,从试点先行,到全面推进,学校办学活力正被激发出来。

  困境中呼唤改革

  山西省和顺县思源实验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地理位置优越,然而,3年前,校长、教师、学生都不愿去,6轨制的初中学校招生才招来70多人。

  原因何在?这里教师平均年龄50岁,一共65个教职工,其中有19个是中层领导,28个是教辅人员,这些人全都不代课,有的老师“在其位不谋其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再不改革,学校就办不下去了!”思源实验学校校长李瑞军说。2017年,思源实验学校成为和顺县“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李瑞军被选聘为校长。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教育系统,县城学校严重超编,乡村教师十分短缺,学科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音体美课程的专任教师严重不足。

  “校长稳坐铁交椅,教师稳端铁饭碗。部分学校存在教职工‘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履职’现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宁武县教育和文化局局长闫凯亮说,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严重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陈旧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严重制约了教育发展,实行“县管校聘”改革成为顺应时代之举。

  还权放权 能进能出

  山西省晋中市的总体改革方案是:教师编制,总量控制;教师岗位,科学使用;教师聘任,竞争上岗。“县管校聘”改革前提是权力重新划分。编办、人社部门“核编到校”“定岗到校”等传统职权归口到教育部门,实现了教育系统内部的统筹协调、科学配置。

  教育部门也在放权。和顺县教育科技局局长白爱江说,教育部门将“教师聘用权”“副校长提名聘任权”等7项权力全部下放到全县56位校(园)长手中,促进学校内部管理、选人用人和绩效分配方式的深度变革,逐步形成校长依法自主办学的体系。

  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按照公开竞聘岗位,校长聘中层及教师、中层聘教辅、年级组聘教师的流程进行,层层聘任,合同管理。

  “‘县管校聘’就是要给每个老师找到更合适的岗位。”李瑞军说,学校招聘的老师95%是原学校的,在本校没聘上的老师去其他学校基本也能找到合适的岗位。

  “原来不代课的现在代上了课,原来几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就完成了,岗位职责明确,推诿扯皮现象减少了。”李瑞军说。

  在宁武县,校长、教师选聘也要“过五关斩六将”,校长的选聘必经五个关口:资格审核关、理论考试关、面试关、考察关、直选关;教师竞聘考试试卷都是外地命题,面试评委也是外地聘请。

  “最开始也担心竞聘不公平,但评委全不认识,考试成绩当场公布,老师们的顾虑也打消了。”宁武县实验小学教师焦亚卓说。

  宁武县实验小学校长杨美珍说,通过从全县范围聘任老师,我们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得到极大优化,整个教师队伍老中青搭配合理,专业氛围浓厚,积极向上。

  优绩优酬 激发活力

  为解决工作量不均、绩效分配不公等阻滞教育内生动力发挥等难题,和顺县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分配原则,设立团队综合绩效奖励,以班带入,团队绩效50%要倾斜给班主任,校长、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班主任和老师全部参与考核。

  在思源实验学校,以前评价体系两条线:领导一条、老师一条;现在三条:初一、初二、初三各一条。

  “评价体系公平了,绩效考核也能拉开差距,老师们心态平衡,干劲足了,社会声誉随之好转。”李瑞军说,学校多少年招生没招满过,2018年报名人数就达到400多人。

  宁武县强化对校长和教师队伍的考核管理,出台《中小学校长年度考核细则》,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规定了50个量化指标;出台《评选模范教师、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实施办法》,每学年评选一次,并在教育工作大会上表彰,每人奖励5000元。

  闫凯亮说,除宁武县高级中学的校长是任命外,宁武县其余27所中小学全部实行“县管校聘”,最明显的变化是高中学生回流,成绩有了显著提高。2014年宁武县高级中学整个高中只有80多人,高考二本达线率为0;2019年高考学生有2000多人,二本达线214人,其中一本49人,创历史新高。

  谈到“县管校聘”改革,晋中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海荣说,对比改革前后,一是教育局局长由“抓权力”变成“放权力”;二是校长由“用人难”变成“选能人”;三是教师由“比关系”变成“比业绩”,特别是学校在用人方面,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式的编制管理”实现了“双向选择式的岗位吸引”,学校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推动了和谐发展、质量提升和人民满意。

责任编辑:党 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