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孩子心中埋下文明旅游的种子
发表时间:2017-08-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石家庄赞皇县许亭村阳光小学的梦想课堂上,河北经贸大学的志愿者们准备了小蛋糕,想给这里的留守儿童过一个生日。插上蜡烛唱完歌,旁边的孩子都在吃蛋糕,一个小男孩却哭了,老师问他为什么哭,小男孩说:“我上课的时候说话了,没有听老师话,我想把这个小蛋糕送给我的老师。”这个男孩叫勇青。

  小孩子们都有一颗单纯善良的心,今天他们接受的文明教育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每年暑假,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都会利用暑期三下乡的机会,走进乡村,走进校园,以火热的青春、饱满的热情奔赴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形式各样的支教活动。今年,阳光小学的支教课堂迎来了一门别开生面的课程,河北经贸大学的志愿者们把文明旅游带进乡村课堂,向学生宣讲文明理念,培育文明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粒文明的种子。

  “我们将文明旅游结合到支教活动中,主要是考虑到可以将文明旅游的观念传播给更多的孩子们,既有利于扩大支教的覆盖面,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有助于更加广泛地宣传文明旅游的观念,一举两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梦想课堂活动,通过开设文明旅游教育课程、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对孩子们进行主题教育。”河北经贸大学的温衡说。

  和温衡一样,还有很多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客,通过暑期支教等形式,把文明旅游带到了乡村,带到了孩子们内心深处,他们既是文明旅游的践行者,也是文明旅游的传播者。

  东空桑小学的学生高科对上海海事大学“陇上花开公益社”河南支教队负责人张竞文说:“姐姐,我去过开封市,城市可干净了,但是我们村里就没有那么干净,有很多垃圾,我希望有一天村里也可以变得干净美丽。”

  张竞文说:“我们支教的村子被称为‘伊尹故里’,但是孩子们对伊尹并不了解,并且伊尹文化广场的卫生环境很差,所以我们设计了‘故里拾废’活动,想通过有趣的课程向学生介绍伊尹的历史和东空村的来历,还带着孩子走出校园,到伊尹广场进行垃圾捡拾课外活动,并在现场带领孩子们朗读文明旅游公约,倡导学生维护乡村公共卫生,共建文明绿色的乡村环境。活动结束后,把捡到的垃圾带回学校,通过手工作业变废为宝,创造他们心中认为美的事物。”

  张竞文告诉笔者,很多学生会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回家跟父母分享。孩子们会告诉父母自己今天捡拾了垃圾,希望父母跟自己一起保护村子的环境。校园开放日上,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变废为宝完成的一个个有创意的作品都很高兴。“我们在宣传中发现,很多村民,包括镇子上的人都没有外出旅游的经历,所以把重点放在保护乡村环境和对孩子们的文明旅游教育上,绝大部分村民接受采访时都表示我们的活动很有意义。我们认为,传播文明的理念,也许不会为当地环境带来质的飞跃,但是人人都在出行中注意文明,践行文明,一定会让乡村环境变得比以前干净整洁,我们在烈日下的付出一定是有意义的。”张竞文说。

  华中师范大学桂旗暑期实践队利用暑期来到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开展文明旅游宣传,通过向孩子进行宣讲,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和他们的父母。队员们利用村委会的一个会议室,将正值暑假的适龄孩童集中起来,通过教学的方式,以知识问答和情景模拟为主要形式开展文明旅游教育活动。

  队长时秦都说:“参加活动的多为中小学生,他们更愿意在游戏过程中增长知识。为此,团队专门采用情景模拟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设计各种场景,模拟一些旅游中会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使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的重要性。在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团队特意安排了汇报表演,邀请家长们观看孩子们表演的文明旅游情景剧。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表演的孩子和观看的家长都能树立文明旅游的意识。”

  “对于文明旅游,我们认为凭借一时间的宣传就达到卓有成效的改变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很高心能够看到大部分孩子通过这样的宣讲,拥有了文明旅游的观念。孩子们知道了即使不在景区,乱扔垃圾也是不正确的行为,也希望他们能够在今后外出旅游时真正做到文明出行,遇到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能够及时制止。”时秦都说。

  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行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三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暑期行走,将文明旅游的理念带到乡村,带给孩子们,以此促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流。文明旅游没有界限,从孩子做起,携文明出游,对陋习说不,共创文明、和谐、有序的出游环境。(伊思平 记者 齐征)

责任编辑:梁 艳红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