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事 要告别“盲道思维”
发表时间:2013-08-29   来源:人民日报

  决策时拍脑袋,实施中不务实,效果上打折扣。这种“盲道”现象,很值得反思

  在不少城市,盲道很多也很长。然而,日前有媒体调查发现,许多盲道设计不合理,盲人走着不方便,也通不到想去的地方,有时还很不安全。一位盲人甚至直言“走盲道就是作死”,闻之令人唏嘘。

  盲道为什么不能“帮盲”?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从盲人的角度来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只照着图纸办事,不理会周边环境和使用者需要。有人称之为“盲道思维”。

  类似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有个贫困县花千万元建观光铁路,美其名曰满足群众怀旧情结,结果建成就闲置,老百姓说我一没这情结,二没啥光可观,坐它作甚?还比如,有的地方每年都要承诺办多少件实事,但这些事大多不是群众关心的难事、急事,年底总结虽然“成绩”一大摞,然而百姓不但没感觉,意见反而更多了。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发现另一种“盲道”的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做事情尽管有好的初衷,但由于没有深入实际、问需于民,以致“两眼一抹黑”,既摸不清实际情况,也听不进民意呼声。结果,决策时拍脑袋,实施中不务实,效果上打折扣。这种“盲道”现象,很值得反思。

  经济学上讲供给和需求,企业必须摸清消费者需求,设身处地为消费者考虑使用体验和效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也有供需问题,就像“盲道”现象所警示的,如果不问公众需求,想当然地提供服务、进行管理,只能是无头苍蝇乱撞,费力不讨好。

  进一步剖析,“盲道”现象既反映了管理上的粗放之弊,也折射出作风上脱离群众、不接地气等问题。一直以来,人们说有些干部是“从家门到校门到机关门”,平时工作生活是“文件多、会议多、应酬多”,这样的“三门”干部、“三多”干部,要么主观上不愿接触群众,要么受各种因素制约,很难走出大院的门,走到百姓中去。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关门做事,埋头在材料里搞调研,一心从文件中找对策,如此“纸上谈兵”,结果可想而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对政策措施的效果也最有发言权。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方知政之所向,明晰得失利弊。如果高高在上、刚愎自用,就会迷失方向、举措失当,甚至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只有对接群众需求、顺应群众呼声,才能把好事办好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熊建)

责任编辑: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