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发表时间:2021-04-09来源:人民日报

  从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的南昌,到燃起星星之火的井冈山;从建立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的瑞金,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于都……走进江西,重温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内心总会被一种力量震撼。每段故事,都让人热血澎湃。历经岁月沉淀,那些英雄形象如珍珠一般,熠熠生辉。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一组关于贺龙元帅的文物引人注目。其中一张珍贵的党员登记表,填写细节格外动人,比如“动产、不动产、现金各多少”一栏,贺龙写到“什么都没有”;“在工农军政各界有什么社会关系?他们对革命的态度怎样?”一栏,他写到“以前的社会关系,参加革命后都不来往了”。这是革命者的坚定,也照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品格。

  英雄壮举,源自坚定如钢铁的信仰,千磨万击还坚劲。1927年南昌起义前,贺龙作为当时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是很多力量争相拉拢的对象,但他不为所动。1927年7月28日,周恩来抵达南昌的第二天,便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全盘告知,并传达中央决定,任命贺龙为代总指挥。当时还不是党员的贺龙斩钉截铁地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党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有了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我们才能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

  英雄壮举,源自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虽九死其犹未悔。1935年3月,红军已在长征途中,而奉命在苏区坚持斗争的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不幸被捕,就义前留下一封信,“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在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巍然耸立,前面的地面上铺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塔身镶嵌着密密麻麻的碎石,犹如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让瞻仰者心情起伏、热泪盈眶。以天下苍生幸福为念,为崇高事业义无反顾,无数英烈用个人生命的“舍得”换人民群众的“获得”,在历史长河中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

  英雄的足迹,犹如夜空中闪闪发亮的灯塔,指引着前行之路。南昌起义失败后,陈毅诚恳地开导同志们,“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革命低潮时,面对“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同志用诗一般的语言阐明“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而今,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距离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从未如此之近。“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既定奋斗目标还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还需要发扬英雄精神、激发奋斗热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回望百年党史,人们愈加强烈地感受到,今天尤须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让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火不熄。(作者为本报江西分社记者 朱 磊)

责任编辑:陶 恒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