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录
乡村医生不忘初心 倾情公益写就医者仁心
助人为乐
青海省
2017年2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现年38岁的土族青年张海录是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人。7、8岁时,张海录不幸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但5个兄弟姐妹都在上学,家庭负担十分繁重,再加上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根本无力医治。每当冬季时,稍有不慎关节就会僵硬,行走困难,张海录不得不离开喜欢的课堂、离开向往的学校,休学在家。正是由于忍受着这样难以承受的苦痛,年幼的他便开始希望长大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尽早解除更多像自己一样被疾病折磨的患者的痛苦。现在,张海录成就了一番事业,办起了自己的民营医院,但是他仍不忘初心,将自己的艰难放在一边,在救死扶伤的路上,在做公益事业的路上,用自己的技术和医德,用自己的真情和爱心,始终一路前行,他说:“只要是为人民服务,我就是幸福的”。

  1994年,张海录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了青海省卫生学院,实现了儿时学医的梦想。经过两年的刻苦努力学习,1996年,毕业后的张海录顺利走上了医生的岗位。尽管分配在了条件相对艰苦的民和县转导乡医院,但他非常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在工作中毫无怨言,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他深知,作为一名农村医生,仅凭自己在学校学的那些理论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看病的需求。所以,他时刻以一名优秀医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崇敬,对家乡父老的感情都深深的融进对看病群众耐心的问诊中,向年长的前辈虚心的学习中,融进对医学理论知识刻苦的研习中,时间长了,他便成了全院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人。1998年,因工作需要,他被调到民和县满坪镇卫生院工作。在满坪镇医院,他不仅承担着许多重要的医务工作,还承担着医院的后勤、财务工作,但是他越干越起劲,一干就是6年,不仅成为了医院的医务骨干,也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2000年10月份,张海录的儿子出生了,这让初为人父的张海录欣喜不已,但欣喜之余,家里妻子下岗、孩子需要吃奶粉、有时甚至吃不上饭的处境让张海录重新审视起了自己这份人人羡慕的稳定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再三考虑,2001年张海录毅然辞去了卫生院的工作,开始了自己自主从医之路。

  尽管创业的想法萌发已久,但是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拿什么来支撑自己的创业梦呢?在张海录万般无奈之际,一位曾经被张海录长期医治的患者听到张海录的处境后主动找上门来,拿出了5000元钱塞到了张海录的手中,一边是男子汉要强的自尊,一边是辞职后窘迫的家庭状况,堂堂七尺男儿含泪接受了患者的帮助。由于资金少,创业前期,张海录只能在村里开设卫生室,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加上卫生室设备简单,药品缺乏,买药看病的人寥寥无几,村民们也议论纷纷,“这么小的诊所,又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他知道啥啊?”面对这些,张海录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业信念。有一天,村里一位回族妇女来到了张海录诊所,她告诉张海录自己身体虚弱,还常伴有耳鸣、眩晕,走了几家医院都没有明确的诊断,治疗也没有效果。经过细心诊断,张海录怀疑病人得的是美尼尔氏综合症。作为一名医生他深知,这种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但为了准确判断病情,他治疗了一个星期,待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建议患者到省级医院确诊,当得知复查结果跟自己的诊断一样时,他开始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并开始进行全面治疗。由于小诊所没有住院条件,患者路途远来回又十分不便,从第二天起,张海录便每天坐农用车加上徒步往返近二十公里,花费三四个小时,甚至大半天到病人家里进行治疗,但他从不附加任何费用。经过近两周的治疗,病人的病情由了明显好转,一个月后完全恢复。从此,张海录医术精湛的名声被村民们津津乐道,大家开始信任起了这位年轻的乡村医生,纷纷找他看病,不足20平米的小诊所里,每天都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张海录十分高兴,他总是开玩笑的说,看好患者的病比挣钱有意义、有乐趣。 

  随着“张院长”医德的口口相传,前来就诊的患者是越来越多,小诊所的规模已无法满足前来就诊患者的需求。2008年,张海录多方融资380万元,建成面积达800平方米的官亭镇社区卫生服务站,招聘了7名大中专学生,由于这些学生跟当初的张海录一样,刚刚走出校门,所以他在生活中像大哥一样悉心照顾,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时常用自己无私服务的理念影响着他们。为了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更是为了对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张海录不顾自己当时财力薄弱,又购进了B超机、心电图仪等常用检查设备,成为了“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随着医务人员的增多和设备的购进,不仅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还提高了服务质量,但不变的依旧是低廉的收费标准。他开始在自己的医院推行“先住院后结算”的看病模式,先为病人垫付医药费,等病人出院时只需支付自筹部分费用,有时遇到家庭特别困难的患者时,他干脆把医药费都免了,他还要求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要始终牢记医德,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时间长了,张海录不仅成为了一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好医生,更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2013年,张海录积极响应国家医疗改革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同时将社区卫生服务站更名为民和县中兴医院,又聘请了5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从国家公立医院退休的老大夫和护理人员,全面开展了利普刀手术、阴道镜检查等。现在,张海录的医院里共设有6个科室,设有床位40张,医务人员34名,人均工资每月达到2500元~3500元左右并缴纳三金。成为民和县乃至海东市规模较大的综合性民营医院之一。2014年民和县中兴医院被海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为大学生见习岗位基地,为需要见习和实习岗位的医学院校学生无偿提供岗位。

  除了怀着深厚的感情呵护家乡父老的健康,张海录还有一份无私的事业一直在坚持,那就是—公益。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电视上学校垮塌,家园被毁,同胞无家可归的画面深深刺痛了张海录的心,在自己财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他主动通过官亭镇政府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5000余元;生在山区、长在山区的他,能深刻体会到山区孩子求学的艰辛,更能体会到因缺乏课外读物而无法充实自己的无奈,事业起步之后,他更是牢记腰围家乡教育事业服务,2009年6月,他开着自己价值6万多元的车,亲自给官亭镇中心学校、中川乡红崖小学送去了价值3万多元科普读物,极大地满足了山区孩子获取知识的愿望;2010年4月14日,他从西宁返回民和途中,遇上了大批输送物资的军用车辆,在得知玉树发生了地震后,本来打算在民和县城停留处理事务的他,却立即赶往老家官亭镇,开始筹备药品和食物。4月17日,他筹集好了价值达3.3万元的物资准备通过政府送往玉树灾区,但未能如愿时,他毫不犹豫的决定自己驾驶从朋友手中借来的小货车把物资送往地震灾区。当他准备赶赴灾区时,得知了可以将救灾物资交给青海省慈善总会的消息,于是,他亲自把物资交到了青海省慈善总会。虽然捐物资的过程一波三折,但是在灾难来临时,张海录用一颗仁爱之心,用自己的力量体现着人生的价值,体现着生命的尊严与伟大。2013年他又资助1万余元修建河西村至红崖村10社、11社村硬化路,使乡亲们告别了下雨天总在泥窝窝里出行的日子;2013年5月,张海录妻子翻阅西海都市报时,无意间看到中川乡16岁女孩辛兰兰患有尿毒症向社会求助。张海录得知后,多方打听找到女孩家里,向女孩捐助1万余元。春节时,做了肾移植手术,身体得到逐步康复的女孩,亲自到张海录家中看望恩人,这让他感动不已。这样的事例在张海录身上数不胜数,从1996年至今,他解除了将近20万病人的痛苦,资助了30余位贫困学生,为灾区捐款捐物40余万,还多次村社火队、村文化活动中心捐款捐物,总价值达15万元。他还准备于今年年底全额缴纳民和县中川乡红崖村60岁以上老人的2016年的医疗保险金。就这样,他视公益为义务,为责任,为追求,拿他的话说,“看到听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我控制不住自己,一心想着迅速行动起来”,习惯了张海录的奔波和付出,却容易忽视他只不过是位普通的丈夫、父亲,他也有累的时候,也会被累垮,也有对两个孩子深深的爱和无限歉疚。但是他始终把家乡父老放在第一位,把有困难的人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爱心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19年来,年纪轻轻的张海录通过自己的奋斗早已衣食无忧,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财富将生活过得更好,但他立足农村医疗岗位,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家乡父老的健康。用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爱心投入公益事业,他的医术和医德,还有那颗火热的“公益心”,不仅赢得了海东大部分地区、甘肃积石山县、永靖县等地患者的信赖和赞誉,也感动着家乡父老,感染着我们身边更多地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现在谁见了他,都会亲切的叫上一声“张院长”。张海录说,他就是一位农民医生,一位为患者服务的医生,在他的心里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只要能为患者治病,治好病就是他最开心的事情。2014年5月他被共青团民和县委评为民和县首届“十大优秀青年”,同年12月被评为海东市社会公德模范。面对事业的成功和各方面的荣誉,他依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他说:“他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服务广大患者的同时,也要将公益事业一如既往、无怨无悔的做下去,与更多的爱的星光融合在一起,构筑起一个明亮的爱的天空”。

来源:青海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