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荣
48年不离不弃照料兄长 孝悌之情感动乡邻
孝老爱亲
陕西省
2020年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周维荣,男,1953年2月生,永寿县马坊镇周家村居民。

  周维荣10岁时母亲去世,13岁父亲离世,自小与哥哥相依为命。哥哥周南看22岁那年因干活不慎受伤,从此便落下了病根,大脑反应迟钝,行动缓慢,至今未婚,生活上全靠人服侍。48年来,弟弟周维荣始终一如既往地照顾,对其不离不弃。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手足情深。

  用行动演绎兄弟情深

  周维荣10岁时母亲去世,3年后,父亲也离开人世。13岁的他和哥哥周南看过起了相依为命的生活。1971年,22岁的哥哥干活时右胳膊不慎被车轮轧成了粉碎性骨折,头部受到重摔,神经系统受损,从此落下了后遗症,双脚发颤,行动不便,大脑反应迟钝,被诊断为帕金森综和症。

  由于哥哥的右胳膊不能活动,一年多时间里,18岁的周维荣每顿饭都亲自喂哥哥吃,帮他穿衣服,无微不至地照顾其日常生活。哥哥的胳膊在他的精心照顾下不断好转,可周维荣却瘦了一圈。成家以后,周维荣也没有和哥哥分开,他和妻子一同照料起哥哥的生活。由于周南看身患疾病,一直也未能成家。看着哥哥孤身一人,周维荣满是痛心。

  平时,家里条件再不好,周维荣都会省下钱来给哥哥买些有营养的东西回来补一补。“他和正常人不一样,饿了、难受了都不会说,所以我们要尽力让他吃的好一点,这样他的身体也会好一些。” 周维荣说。

  46载风雨不离不弃

  周围荣育有5个儿女,家里日子并不富裕。然而,46年时光里,他对哥哥的照顾从未懈怠。周维荣曾当过6年的村支书和9年的村主任,然而当儿女相继上学后,为了能全力照顾好家庭,他不得不辞去村干部的职务,回到家一心照顾好家庭。在家里最艰难的时候,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周维荣买了30多只羊,一度在山里的土窑洞里住了3年。放羊的地方离家较远,周维荣白天在山里放羊,晚上直接就回土窑洞休息,家里的一切都交给妻子打理。周维荣的妻子成了他的坚强后盾,她朴实善良,体贴贤惠,丈夫不在家,照顾完几个孩子,还要管一边的大哥,然而她却从未有过怨言,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女人家来照顾哥哥,总是要比一个男人细致周到些。”谈到妻子对哥哥的照料,周维荣感激地说。如今儿女长大成人,妻子杨爱香为了不拖累儿女,便自己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周南看每个月领着200元的低保金,但周维荣总说:不管政策怎么样,我是不会抛弃哥哥的,哥哥本来受疾病折磨就很痛苦,我要用亲情使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使他有活下去的信心。前两年周维荣被查出患有脑梗塞,四川的二女儿将他接过去治疗,一走就是40多天,他放心不下大哥,便将他一块带了过去。平常周维荣没有什么要紧事也几乎不出远门。40多年来,周维荣同哥哥同吃同住,帮他换洗衣服、更换床单被罩、收拾房间等,他对哥哥的照顾从未懈怠,他们住的老旧房屋也被周维荣收拾得干净利索。

  陪哥哥慢慢变老

  周维荣用自己的善良、正直、勤劳影响着他的三个儿女,他经常对儿女们说:“一个人懂得善良,他就会拥有幸福,一个人心存善良,他就会更加快乐”。他引导儿女们要拥有一颗阳光般的心灵、积极乐观、有责任心。如今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大女儿已经成家,时常回家看望生病的大伯,给他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二女儿在四川生活,经济情况较好,她主动承担了大伯高昂的医药费,并叮嘱父亲定期带大伯去检查,及时为他配备相应的药品。几年前,大伯患上了白内障,二女儿去年专程从四川赶回来带大伯去看病做手术。周维荣的小儿子还在上学,对大伯也是十分的孝顺。平常孩子们给父亲买什么东西,也给大伯买一份一模一样的,从不让大伯吃一点亏。如今孩子们都长大在外,年过六旬的周维荣和妻子、大哥一起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他说,陪着哥哥慢慢变老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血脉相连,亲情相依。四十六年风风雨雨,周维荣给了“孤苦哥哥”最温暖的家。他怀着一颗关爱之心,一颗责任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弟、为人父、为人夫的高贵品质。用人间的大爱,传唱出一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动人乐章,让孝老爱亲的美德一代代薪火相传!

来源:陕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