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鹂
坚强母亲18年照顾脑瘫女儿 创造奇迹圆女儿大学梦
孝老爱亲
四川
2015年6月
1.jpg
人物故事:

  黄惠鹂,女,41岁,汉族,眉山市东坡区象耳镇五里墩街居民。

  冰心曾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在母亲的怀里。在眉山市东坡区,就有这样一位母亲,照顾脑瘫女儿18年,不离不弃,她用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女儿王景丹很不幸,出生时因缺氧造成脑瘫,肢体一级残疾。作为母亲,黄惠鹂不甘心、不放弃,带着女儿四处求医。为了让女儿正常生活,从小就为她制定了严格的康复训练。五年前,黄惠鹂辞掉工作开始搀扶着女儿上学,5年的陪读,女儿不但考入了重点高中的尖子班,还在去年期末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英语成绩以134分名列全校文科第一,历史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二,年级排名第51名。而母亲也一边陪读一边自学,黄惠鹂在教师办公室里自学考过护理学中级和会计从业资格证。

  求医治病 不离不弃

  10多年前,黄惠鹂是一名护士,丈夫是内科医生,日子平淡快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黄惠鹂怀胎7个月时早产了,因先天性缺氧,小景丹一出生就得了脑瘫。这让初为人母的黄惠鹂如坠深渊,她和家人抱头痛哭,哭肿了眼睛,哭哑了嗓子,却逃避不了女儿患病的现实。

  作为一个母亲,黄惠鹂面对女儿患病的事实,她不甘心,更不死心,决定不惜一切为女儿治病,和丈夫商量后,夫妻俩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北上北京,南下广州,跑遍全国,四处寻医,每去一家医院,黄惠鹂都忐忑着,又期待着,无助着,却又祈祷着,希望能听到哪位大夫告诉她说孩子的病情还有治疗余地。

  直到小景丹五岁的那年,专家为她做了手术。然而,手术只能缓解小景丹的症状,却无法根治。专家告诉黄惠鹂,孩子能活多长时间,未来会怎么样,全靠当父母的怎么照顾孩子了。

  这个结果黄惠鹂不愿相信却又无可奈何,有朋友劝黄惠鹂放弃小景丹,再生个健康宝宝,不然会是一辈子的累赘。

  坚强而又倔犟的黄惠鹂想,无论怎样也要好好照顾女儿,于是决定自己为女儿做起康复训练,争取能让女儿成为一个健康人。

  悉心照顾 刻苦训练

  小景丹的体质很差,常有病痛找上门,又不能像正常孩子表达出自己哪里不舒服,看着孩子遭罪,黄惠鹂心里就跟刀割似的,特别注意女儿,分分秒秒都不敢放松,每天给女儿穿衣、洗脸、洗头、喂饭。

  除此之外,黄惠鹂还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康复训练办法。当别的小孩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小景丹就只能在母亲的严格监督下,开始艰苦的康复训练,被绑在铁架上矫正,一绑就是几个小时,训练走路。小小的客厅里,来来回回,景丹经常是边哭边走,妈妈跟在后面,摔倒了扶起来又接着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小景丹基本能够行走了。

  “女儿的人生,我一定要好好参与并负责。”孩子念初二时,黄惠鹂决定放弃工作,把挣钱的重担压在丈夫肩上,自己成为女儿的影子,每天陪女儿上学,成了学校的编外学生。这对坚强的母女,从此成为学校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女儿穿好衣服,吃完早饭,载着女儿到学校,扶着女儿上五楼,再守候女儿一整天,直到10点晚自习下课再一同回家。这就是黄惠鹂一天的生活。

  从早自习到晚放学,从东坡中学到眉山一中,黄惠鹂在校园里度过了5个年头,“老师们特别照顾我们母女,女儿上课时,我就在办公室等候;女儿下课,我再扶她出教室透透气、活动腿脚、上厕所。”

  “古代是陪太子读书,我妈妈就是陪公主读书。”王景丹说,妈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里,成为她奋发上进的动力。

  全力支持 帮助圆梦

  小景丹的目标是北京大学,陌生人听到总会大吃一惊。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脑瘫女孩为何能如此志存高远?而熟识黄惠鹂的人都知道这并不是空想。

  “书是要看的,球是要打的,琴是要弹的,网是要上的。”谈到自己的假期生活,景丹语气活泼。在她的书桌前,NBA球星麦迪的贴图特别醒目。这个运动神经受损、生活无法自理的女孩,最向往的,是能穿上球服在球场上自由奔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各种球类比赛;最欣赏的,是体育运动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当然,学习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黄惠鹂微笑着说,孩子很有自觉性,就算放假,学习时间也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每天起床,看书、做作业、弹琴,然后在妈妈的陪同下,到球场上玩一玩。

  “看,这是我的期末考试成绩。”在眉山一中的成绩通知书上,记者看到,总分——班级第2名;英语131.5分——年级第3名;历史91分——年级第1名;文科排名——年级第51名。“数学考得不理想,因为脑细胞不够用。”王景丹的豁达幽默,逗笑了大家。

  经过了解,由于王景丹行动能力缓慢,尤其是在语文、文科综合这样的文字科目上比较吃亏,她书写缓慢,常常需要比别人更多的付出,“我就是担心她考试写不完试卷,如果不是行动能力缓慢,她的成绩应该会更好,但她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已经很满足。”看着女儿的成绩,黄惠鹂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黄惠鹂对孩子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不会因为小景丹是脑瘫儿就阻碍她的爱好和兴趣,只要小景丹喜欢的,想学的,她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也正是这样,小景丹不仅成了班上的尖子生,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才女。问及大学目标,景丹笑着说:“我太喜欢历史和英语了,北京大学是我的目标。”

  黄惠鹂说:“不管能不能考上北大,我都会将女儿培养得更优秀,赢得大学的认同,到了那时,也许我会继续陪读吧。”

  194张高考爱心卡 见证母爱细致入微

  今年是王景丹进入高三冲刺的最后一学期,高考让女儿压力倍增。为了缓解女儿压力,黄惠鹂开始为女儿制作高考爱心卡,每天一张。每张卡上,黄惠鹂都会写下鼓励的话、生僻难字等,而王景丹则在卡背上写下话语回应……母女俩默契有爱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

  第一张卡片从2014年9月8日开始,每天一张,至今已有200多张,厚厚的一摞,摊开来几乎能铺满整个茶几。这200多张只有A4纸一半大小的卡片,正中的图片来自网络,有风景、轮船、人物、甚至还有大学通知书封面等。在卡片的正面,黄惠鹂用笔写下不同的话语,有鼓励的,有提醒的,还有生僻难字等。这些话语有些仅有中文,有些则是中英混合,有些是临时起意而写,有些则是针对王景丹当天的情况而写。

  第一张卡片的图是两颗刚破土的小芽。黄惠鹂在上面敲下这样的字:私人订制,送给王景丹的高考日历。——来自母亲的爱。2015年高考倒计时开始天数272天。

  第一天黄惠鹂给王景丹的寄语是:相信自己,每天对自己说,我能行。

  看着妈妈为自己所做的高考爱心卡,王景丹除了感动就是感谢,于是,她在这张卡背面写下回应:蜕变中,欢迎围观。

  2014年9月9日,在给王景丹的卡片上,除了决战高考的九大战术外,黄惠鹂还细心地写下了:“三个水读淼(miao),三个土读垚(yao)。”王景丹在卡片背后的回应是记到高考数学题总结。

  2014年12月2日,黄惠鹂在卡片上写下:要想改变我们的人生,第一步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态,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就会是光明的。王景丹则回应道:never give up。

  “她平时读书很累,和我们说话的时间不是太多。”黄惠鹂说,高考爱心卡片是母女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母亲安抚女儿情绪的一味良药。

  好人寄语:无论怎么样,我都会把女儿培养好、照顾好,让她健康、快乐地生活。

  道德点评:一路风雨,一路阳光。黄惠鹂顶着生活压力,抵抗着身心的疲惫,用爱与坚强乐观为女儿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母女俩相互依偎着行走,一起创造着属于她们的“爱的奇迹”。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四川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