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冬样
“鸭司令”扎根深山15年 勇当濒危鸟种“守护神”
敬业奉献
江西省
2020年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肖冬样,男,196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护林员。他15年扎根深山,主动挑起了保护世界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山鸭的重任,详细记录中华秋沙鸭的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拍摄了20多万张照片、1万多G视频,形成了研究中华秋沙鸭的第一手珍贵资料,被当地干部群众和业内同行亲切称为“鸭司令”。个人曾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最美环保人”,2019年被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斯巴鲁生态保护奖”。

  濒危物种现身,他担起巡护重任

  2004年,肖冬样加入了龙虎山风景区森林护林员,他不畏艰难与困苦,不惧孤独与寂寞,每天行走在龙虎山广袤的林区内,水声作伴、鸟声相随,静静地守卫着一片片山林。2007年11月,龙虎山泸溪河首次发现国际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的身影。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数量比扬子鳄还少的国际濒危动物,目前全球仅存不到1000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从那时起,作为护林员的肖冬样志愿挑起了保护中华秋沙鸭的重担,十多年来,他不仅每天守护着秋沙鸭的安宁,还留意着这些“小精灵”的一举一动,不断记录研究这种世界濒危鸟类的生活规律和习性。起初,肖冬样对秋沙鸭一无所知,在承担起巡护责任后,他经常上网查阅与秋沙鸭有关的资料,自费订阅了鸟类保护类杂志,主动钻研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记录,他自费购买了一部相机和一个望远镜,不厌其烦地向前来进行科研的专家、教授请教,了解中华秋沙鸭的生活规律。他还经常到沿途自然村张贴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画,散发宣传资料,目的是希望大家不伤害、不惊扰这些鸟类“大熊猫”,让它们安然生活龙虎山。

  肖冬样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起床,骑半个小时电动车,换乘竹筏,再沿着铁路走30分钟,然后穿越山林才能找到秋沙鸭栖息点。秋沙鸭的警惕性十分高,很难近距离观察,为了详细记录中华秋沙鸭的活动情况,肖冬样事先布置了好几个隐藏地点,提前潜伏在河岸边,用望远镜远远观察,其间不能发出任何声音,稍有动静秋沙鸭就会飞走,每次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饿了就吃点自带的干粮,如果遇到刮风下雨或者雪天,工作难度就更大。在山林中巡护一整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脚步返回家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天记录下的视频输入到电脑里,并把一些有趣的记录传给国内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交流秋沙鸭的有关知识。10多年时间,肖冬样坚持撰写观察日记,详细记录中华秋沙鸭的来去时间、数量以及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并拍摄了20多万张照片、1万多G视频。正是肖冬样这位普通的护林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持续观察记录,形成了中华秋沙鸭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给国内众多专家提供了宝贵的科研素材,他也被业内亲切地称为龙虎山的“鸭司令”。

  年复一年跋山涉水,他守护林区安全

  除了秋冬季节护鸟,肖冬样还担负着春夏护林的任务。十多年来,肖冬样总是背着巡山护林的行头,每天徒步行走七八个小时,野外巡逻又脏又累,很多人干了没多久就会选择离开,可肖冬样从没半句怨言,由于工作出色,很快担任了护林队长。

  每天清晨,老肖准时从家里出发,开始一天的巡山工作。沿着铺设在山林间鹰厦铁路线步行两三公里,蜿蜒进入山林深处,沿途除了铁路两侧的山岭与溪流外,只剩迎面偶遇的铁路清洁员能说上一两句话。每个护林员一天要巡山8小时以上,路线都是各自所管辖的片区。春夏秋冬,不论是晴雨都是如此,为了护林需要,经常天不亮就要出发。一个水壶、一把砍柴刀、一把灭火扫帚是他巡山护林的行头。他有时要走下铁路,沿着陡峭的石梯下至泸溪河边,观察水情;有时要独撑竹筏,在沙石遍布的河道上查看情况;有时还要进入山林深处,细心观察每棵树木是否有恙。雨天路滑,山路又崎岖陡峭,一不小心就会摔跤,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而林区内,人迹罕至,护林员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呼救都很有可能无人应;并且有些森林保护区内尚有一些蛇类、野猪出没,虽然有柴刀防身,但意外是无法预料的;有时发生山火,护林员被烫伤烧伤都在所难免,肖冬样耳后就有一处在救火时被烧伤的伤痕。

  十多年来,肖冬样的工作经常让妻子杨细菊十分担心,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一巡就是一整天,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路途遥远,劳累还不安全,可肖冬样却乐此不疲。由于多年来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肖冬样先后被评为“上清镇政府先进工作个人”、“鹰潭市义务消防先进个人”、“感动鹰潭”人物、“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最美环保人”, 2019年被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斯巴鲁生态保护奖”。

来源:江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