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海
好村医默默奉献32年 为困难村民减免医药费30余万元
敬业奉献
河南省
2018年1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郑玉海,1957年4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沱南村村医。

  沱南村位于河南省的漯河、周口、驻马店三市交界处,由于地理位置偏僻,30年前,这里连一家像样的诊所都没有,看病成了乡亲们最大的难题。1986年,在部队当过军医的郑玉海,放弃了在大医院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村医。从此,这个交通闭塞的小村庄有了诊所,乡亲们再也不用长时间忍受病痛的折磨,郑玉海的到来,传递给他们的不仅是生命的希望,还是一辈子的承诺和坚守。

  郑玉海的第一间诊所就是其老家的房屋。2009年,为了更好的服务周边群众,郑玉海对诊所进行了改建,并添置了相应的医疗设备,随着就诊人数的增多,特别是很多外地的患者也慕名而来,平均每天要接待患者一百多名,卫生室已经容纳不了患者数量。为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2014年,郑玉海对诊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扩建,在他的努力下,现在的沱南村卫生室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为当地示范性村级卫生室,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值班室、输液大厅、会议室、中央空调,拥有医护人员13名,服务群众近10万人,承担着周围20个自然村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郑玉海不仅在小儿常见病的医治方面精益求精,而且在脑血管、心血管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诊疗方法。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郑玉海发现那些跑百十里来看病的大多是慢性病患者,并且以老年人居多,于是,除了优先就诊外,郑玉海还常常免费为他们做个检查。在当地村民的口里,郑医生不但医术了得,更有着一颗慈悲为怀的心。特别是面对一些情况特殊的人,他常常会不计代价的去帮助他们。因为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村子里多是孤寡老幼,出行很不方便,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他立即上门诊疗,许多时候一进门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守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稳定,他才放心离开。

  有一年夏天,已过深夜12点,下着大雨,郑玉海刚安顿好病人准备休息,突然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他开门一看,原来是邻近村的村民,他焦急地告诉郑玉海,家里有一个刚满两个月的婴儿半夜突发高烧,并出现了抽风症状,由于外面雨下得特别大,无法带孩子来卫生所就诊,请他出诊。郑医生二话没说,急忙背起药箱就和患者家属冒雨向邻村赶去。当时河水已经淹没了河间小道,面对前面的河水,郑玉海举起药箱,急速向对岸游去……来到病人家里,病人家属看到浑身湿透的郑玉海心里非常过意不去,让他先喝杯开水暖暖身子,他却顾不上这些,急忙对患儿进行诊治,患儿得到了及时治疗,病情很快好转,病人家属看到孩子脱离危险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从开办诊所以来,郑玉海一直坚守着“有钱没钱先看病”的宗旨,在他的柜子里经常有欠条,欠条的主人大多是本村和远道而来的,经济较困难的老年人,但一到年底,这些欠条就在郑玉海的手中化为灰烬。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郑玉海先后减免的医药费达30万元,惠及病人10000多人次。

  平时,郑玉海积极带领卫生室人员做好本村的防疫工作,他经常亲自上门送药,对本村儿童逐人建卡,做到一个不漏。同时,他主动为全村村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疾病进行及时随访,及时指导治疗,并配合上级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落实,使本村的参合率达到98%。

  现在的乡村医生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学历不高、理论知识缺乏等问题,为不断提高个人的医学理论水平和服务认识,郑玉海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即使再忙,还要抽空定期到大医院充电学习。通过这种不间断的学习,郑玉海不但掌握了更多的中西医适宜技术,也大大提高了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诊断、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作为一名党员中心户,郑玉海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的各项工作,并主动深入到群众当中去,走访困难家庭,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出资协助他们找勤劳致富的门路和项目。村民郑俊领平时身体不好,家里有学生而自己又不能外出打工,也没有足够资金发展经济项目,郑玉海就多次登门鼓励,并出资30000元帮助郑俊领盖起了猪圈,帮助他渡过难关。村民王金元患有癫痫,妻子又有精神病,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郑玉海从1990年至今便全部免去了他家的医疗费,王金元逢人便说郑玉海是他全家的恩人。为了村民出行方便,郑玉海还主动出资整修村里的道路。历年来,郑玉海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漯河市“首届最美乡村医生”、漯河市十佳市民、“感动漯河”十大人物、漯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召陵区优秀政协委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转业军人等称号。

来源:河南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