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九龙
“神医”从医30年数度病危 边服药边救死扶伤坚守岗位
敬业奉献
江西
2016年2月
未标题-1.jpg
人物故事:

  况九龙,南昌大学二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肝硬化、脾脏切除、肝坏死、换肝……经历4次大手术,徘徊在生死边缘,每天都要服用抗排异药物——别以为这是一个满脸愁容的老病号,他其实是一位妙手仁心、阳光灿烂的“神医”。 

  对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况九龙教授来说,人生所有的苦痛与创伤,都不能阻挡他实现心中的理想。在他盟下希波克拉底誓言的那一天,成长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就是唯一的人生目标。 

  “身染重疾,数度病危,切脾换肝,也许是我人生的大不幸。”回望来路,况九龙一度心意沉沉,转眼又豪情满怀,“从医生到病人,再从病人到医生,这不是一个循环,而是一次超越。这个经历使我深深懂得了病人身体的痛苦与心理的变化,也理解了医生的伟大和艰难。” 

  勤奋与悟性缺一不可 

  1957年,况九龙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县(现高安市),父亲是银行职员,母亲是医务工作者,父母言传身教家风严谨,这培养了他正派积极的处世态度。他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 

  1982年,况九龙从江西医学院本科毕业,留校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对于他的刻苦上进与峥嵘人生,老同学、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邹书兵几乎全程见证。 

  同样是江西名医的邹书兵与况九龙同窗、共事38年,当年还担任过救治况九龙的医生,他还原的是一个异常勤奋向上的老同学。 

  5年同窗后,邹书兵与况九龙一起留在了二附院,两人同住一个寝室两年多。据邹书兵回忆,刚毕业的实习医生非常辛苦,经常要上晚班,一个通宵手术后倒在哪都能睡过去。但不管睡得多晚,况九龙都坚持每天凌晨5:00起床看书、钻研医术。 

  一来二去,到医院探望邹书兵的父亲发现了他室友的优异,“不瞒你说,父亲当年就要我向九龙学习。”邹书兵认为,“现在连本院的医生都找九龙看病,足见他被认可的程度,但我们要修炼成一个好医生确实不容易!老同学看的医书之多自不必说,而他后天的经历和勤奋,也激发了他天分中的悟性,二者缺一不可。” 

  对于老同学,邹书兵说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神医。” 

  在况九龙三十多年的从医历程中,勤奋始终与他相伴。 

  呼吸科副主任颜春松很敬佩况九龙经历过大病的身子,居然能一直在一下辛勤耕耘:他亲历了2003年非典、2009年甲流、2013年禽流感等所有的呼吸系统流行疾病大战役;他勤奋学习的态度,认真严谨的作风,影响了一大批后生,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不愧为“好老师”;他勤奋钻研先进医学技术,刻苦学习更新的医学知识,努力将所学专业知识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救治了大量的患者,不愧为一位“好大夫”。特别是肝移植手术后十几年来,他面对繁重的工作,疾病的折磨,必须每天服药来维持生命的挑战,无怨无悔,忘我工作。 

  坚守生命,才能绽放人生 

  激情、正直、坚强,是邹书兵评价老同学的“关键词”。 

  邹书兵戏称况九龙是“愤青”,“人非常正直,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不良现象敢于直言不讳。而他对待病人却像对待亲人,医德高尚,品格高洁。” 

  邹书兵和消化科的罗文主任、呼吸科的叶小群副主任,曾组成医疗小组抢救过况九龙。“他的病主要原因还是过度劳累导致的恶化,对于事业,他在身体上付出实在太多了。” 

  从1992年脾脏切除到2002年换肝,他经历了4次大手术,每次都是极限病危,每次都是身体稍有恢复就立刻投入工作。 

  叶小群也是况九龙20多年的老同事,13年前的4月24日,况九龙就是和他一起下班时旧病复发的:“他那天刚刚出差讲课回来,也没休息就上手术台了。下班时我们一起骑自行车回家,在路上我发现他面色惨白,他自述上腹部剧烈疼痛。”此时况九龙的消化道正在大出血,送到医院后很快陷入肝昏迷,他的同事们拼尽全力挽救这位好伙伴、好医生,做了套扎、灌流术后,病情没有缓解。 

  当时况九龙的气管已经切开,插入呼吸导管,他无法讲话,在仅有的清醒时间,他用手在胸前比划,示意邹书兵切开换肝。这是一个很大的冒险,当时谁也没有把握,家人已经在给他物色墓地,医院也在考虑如何给他办后事。 

  如今,在二附院的病案室橱柜顶上,有一个专门的箱子,装着况九龙的全套病历,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验证了一个医学奇迹。当年护理他的护士长梅赣红,谈起往事依然心情激动:“医学上都判死刑了,他一直在昏迷,一直在出血。大家都把况医生当亲人,边哭边给他护理。” 

  梅赣红认为是况九龙顽强的求生欲望创造了奇迹。“他经常对我们说,只有坚守生命,才能绽放人生。” 

  不仅是医学奇迹,也是人生奇迹 

  谁能想象一个人,在肝移植术后不到半年就开始上班,况九龙做到了;谁能想象一个人,在肝移植术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完成工作量,况九龙做到了;这不仅是一个医学奇迹,也是一个人生奇迹。 

  为了创造这个奇迹,况九龙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有些话,他也只对老同学邹书兵说:“我作为病人,有时真的觉得生不如死。” 

  食道切开后留下胃食管反流后遗症,使他经常遭受“烧心”的折磨;同时吞咽困难,造成他进食时只能一点一点“往下蹭”;长期服用抗排斥药,又使他患上肾结石、骨质疏松疼痛,入眠困难,每天最多只能睡4个小时。 

  但在同事和病人面前,况九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病态和愁容。相反他用乐观的精神,幽默的态度,还有精湛的医术,把呼吸科带成了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优秀队伍,把科室打造成为临床重点专科,引领江西呼吸内科地发展。呼吸科副主任医生李自强说,“况主任对工作要求很严格,但对病人以及病人家属却特别真诚、友善。”他举了几个小例子。 

  2003年,距离况九龙换肝手术不到一年,他仍然处在肌肉无力的阶段。此时科内收治了一个14岁的女孩,她罹患重病脑干脑炎,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整整64天!这期间,连孩子的妈妈都想放弃。况九龙却强撑着身体,找资料,定方案,勤查房,自己也是累得几度昏迷又被救醒,最终挽救了女孩生命。 

  2013年大年初三,一个小姑娘呼吸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入院抢救。况九龙新春佳节也把家人抛在脑后,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连续救护,两天两夜守卫在小病号床边,终于击退了病魔。 

  2014年3月,呼吸科收治了一位年轻怀孕女子,她以急性重症肺炎入院,生命垂危。况九龙在医治时,发现她是一位HIV(艾滋病毒阳性)感染者,来自贵州、彝族,已遭男友抛弃,身边没有任何亲人护理,更没有钱交医疗费,当时科室的同事都有畏难情绪。 

  况九龙教育大家,医生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有生存下去的权利。他亲自制定抢救方案,连续数日悉心治疗这位彝族女子,并且向上级打报告,协调减免其医药负担。女子病情好转后,没有人来接。况九龙又发起捐款捐物,直到将其送上返乡的列车。 

  这是真正的医者父母心。 

  主管护师廖全萍眼中的况九龙幽默、自然,就像一位大哥,他带领的呼吸科是一个温暖的团队。廖全萍说起一个细节,2002年况九龙术后没多久就主动要求重返医疗第一线,当时他体重从60多公斤瘦到只剩下30多公斤,整个就像“纸片人”,由于肌肉萎缩,脖子撑不住脑袋,似乎随时会耷拉下来。就是这种情况下,况九龙的医术不断精进。 

  当时的一个病例尤其让廖全萍佩服:“他耳朵不晓得多灵敏!”一位患者因咳血,辗转多家医院治疗,要不怀疑是结核病,要不怀疑是肺癌,病情始终不得好转。患者最后来看况九龙的门诊,他拿起听诊器一听,立刻判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必须马上手术。随后的仪器检测证实了况九龙的判断,病人手术后痊愈。 

  还有南昌卫校一位老师的丈夫,患咳喘病多年,始终没有办法根治,况九龙看过后,只给开了3块多钱的扑尔敏,药到病除。 

  “他家的书很多,那年他生病时一清醒就让家人送书给他看。”廖全萍感叹,“况主任常常告诫我们,一两天不看书就可能被时代淘汰。他还很能接受新鲜事物,很早就建立了部门学习探讨业务的QQ群和微信朋友圈。” 

  只有正能量能够走远 

  1986年,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况九龙考入中山医科大学攻读呼吸内科硕士学位。学成后,他毅然放弃了留校的良好生活与工作环境,回到了最初培养他的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况九龙的正能量也传授给了女儿。她学医的理想,恰恰来自爸爸2002年那次病危。女儿小况说,当时还是一个高中生的她,耳闻目睹了爸爸同事对他的尊崇,锲而不舍地抢救他,以及爸爸不惜一切代价重返岗位的勇气和决心,使她深刻感悟到医生职业的光荣和伟大,从此立志学医。如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的她,正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肺癌。 

  谈及女儿的选择,以及对女儿现在医术的评价,况九龙谦虚地说:“至少在肺癌方向,我不如她。”他对女儿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学成之后务必回国,把医术奉献给中国。 

  况九龙2003年大病初愈拼死救回的那个女孩,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并且结婚成家,沉浸在幸福之中。谈及当年况九龙的救命之恩,她很感慨:“况叔叔完美诠释了医者父母心,他真的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医生的职业不是治病,而是治病人 

  从医生到病人,又从病人到名医,况九龙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2002年手术后,我弱不禁风,吃饭只能一口一口往下流,一两百米的路要走10多分钟。很长一段时间,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另类,连家人都不太讲话。在社会上也是尽量回避社交场合,担心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上班时早早来,下班后等别人走了再走,就是减少和外界接触的机会。我担心自己会疯掉、垮掉。” 

  “后来我硬着头皮参加了一次业界聚会,告诉同行我做了肝移植。从此一下子释然了,因为这次聚会提醒我也是医生,完全可以平等看待患者;同时,患者的期待,就是自我信心的最好修复。” 

  “如果仅仅认为医生的职业是治病,那就错了,我觉得应该是治病人!”况九龙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仅仅是治病,只能算‘医匠’,懂得治病人,懂得尊重人,才算是‘医师’。而我的目标是成为‘医帅’,能够创新、改革、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离目标还有多远?我想我正在追求的路上,我享受这个过程。”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江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