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企业家用传统生产加工方式捍卫“舌尖安全” 诚信待民诚信兴业
诚实守信
四川省
2018年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陈彬,男,汉族,45岁,现任四川裕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巴中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巴中市市委市政府评选为“影响巴中十大杰出人物”,被评为第三届巴中市道德模范。

  他,秉承诚信品质,离乡创业,事业风生水起之际,毅然回家种银耳;

  他,诚信兴业,按照传统方式生产通江银耳,重塑通江银耳品牌;

  他,诚信待民,带动3000余户群众种植段木银耳,户均实现增收3万余元,带领乡亲奔小康。

  诚信兴业,捍卫通江银耳品牌、振兴通江银耳产业  

  陈彬是通江县龙凤场乡人。从小,父母和老师口中常提及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成为他立身、待人、兴业的信条。

  中专毕业后,陈彬先后在通江县和达川市烟草公司工作,耿直、讲信用成为同事、朋友对他的一致评价。2000年,他“下海”,先后在达州市创办商贸物流公司、肉联厂和房地产公司,凭借诚信经营,几项事业都是风生水起,也积累了不菲的身家。

  2010年春节,陈彬购买了一批家乡土特产——“通江银耳”,送给朋友。谁知,后来听朋友说,“通江银耳品质太差了。”

  通江是银耳的发源地,是“中国银耳之乡”,通江银耳以其独到的质厚、肉嫩、易炖化和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享誉海内外,怎么朋友说它品质太差了呢?

  经详细了解,陈彬才知道,通江银耳以青杠树段木为宿主,并按照传统方式生产、烘烤,虽然质量好,但由于成本高、工序繁、周期长,再加之成本低、产量高但品质有限的外地袋料银耳打着通江银耳的名号趁虚而入,导致正宗通江银耳的市场价每况愈下,种银耳不赚钱,老百姓不再种银耳。

  陈彬感到很痛心。“一是痛心‘通江银耳’品牌遭到破坏,二是痛心原本该成为富民强县的产业竟然衰微,三是痛心有关商家只为逐利而罔顾诚信。”陈彬说,他决定返乡种植银耳,重塑“通江银耳”这块金字招牌。

  2012年,陈彬成立四川裕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了3个生产、示范基地。

  发展段木银耳,不仅靠热忱的心,还需要很严格的技术规范,而陈彬对此了解不深,他招揽了一批颇有建树的技术专家,发挥爱学善思的优点,搜集、购买许多相关的资料进行钻研。

  为生产真正高品质的通江段木银耳,陈彬带领技术团队在基地选址、耳堂建设、青杠木选取、菌种选择、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一丝不苟。“既然要做,就做最好。”陈彬说。

  对于诚信的第一个考验来了。2012年7月7日,一场洪灾冲毁了陈河银耳基地,损失高达400余万元,并让公司在六月收获、保存在库房的第一批5000余斤银耳的品质受到了影响。

  如何处理这5000多斤银耳?陈彬毫不犹豫地说:“深埋。”公司其他高层觉得太可惜,认为可降价处理,少受一点损失。

  陈彬毫不留情地批评了那几位公司高层。他说,唯有诚信才能兴业。

  陈彬的坚持取得了成效,裕德源段木银耳深受消费者喜爱,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和“天府七珍”等荣誉。

  2015年和2016年,央视《从农田到餐桌》《消费主张》先后走进公司的段木银耳生产基地制作专题节目,对公司坚持传统工艺生产段木银耳的过程进行揭密,裕德源银耳逐渐成为正宗、高品质通江银耳的代名词。

  陈彬还与其他企业联合,一起构建通江银耳诚信体系,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开展打击假冒伪劣活动,一起重塑通江银耳品牌。在他们的努力下,通江银耳的品牌逐渐恢复。在“十大品牌网”中的银耳十大品牌榜中榜,通江银耳企业已有三家入榜十大品牌,“裕德源”排名第七,这对成立仅5 年的企业来说,堪称奇迹。2011年,经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通江银耳的品牌价值仅为9734万元,而在“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论坛”上,“通江银耳”的品牌价值已达32.32亿元。2015年,“通江银耳及图”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陈彬还不忘给自己“找事”,他建立了视频互动和产品溯源系统,对生产基地、流程进行全程监控管理,消费者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对银耳的生产全过程随时查看。裕德源的每一盒产品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手机一扫消费者就可以知道它的产地、生长过程。“我们就是要让质量看得见。”陈彬这样说。

  果如陈彬所料,消费者在通过视频互动系统看到传统的生产流程,不仅成为公司的忠实顾客,还成为公司的宣传者。

  诚信待民,授民以“渔”,带领乡亲奔小康  

  裕德源公司在生产段木银耳的基础上,还生产段木黑耳和香菇,并研发银耳饮品、银耳面膜等精深加工产品,就近提供300余个固定工作岗位。每年在种植、采摘等生产高峰期,临时用工达1000余人。“在裕德源上班每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还能照管家中老小。”常年在外务工的周子坪村村民彭德英说。

  为让被假冒的通江银耳坑惨的老百姓重拾银耳种植的信心,陈彬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构建“裕德源通江银耳诚信体系”,提供从耳堂建设、菌种选育、生产管理等技术服务,并以议定价格回收耳农按规范生产的银耳,带动百姓发展银耳。

  2013年,因公司前期投入大,资金运转困难。公司有人劝陈彬先暂停发放工人工资,并把回收耳农银耳的钱先欠着,等资金宽裕了再支付。陈彬否决了这个提议,他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答应员工和耳农的事情就必须无原则做到。”他四处奔走,筹措资金,最终度过了难关,没有发生一起拖欠行为。

  “我们的工资一直按时发放,银耳款也从没拖欠过。”诺水河镇梓潼村村民唐和香说,她在公司上班的同时,又利用自己在公司学到的技术种植银耳,并销售给公司,比在外地务工强多了。

  企业创办、发展初期,市场还没完全打开,高价回收耳农的银耳无疑是一场冒险。但陈彬对耳农的银耳始终坚持做到不压级、不压价、不欠款,确保老百姓的利益不受一点损伤。

  前几年,受假冒伪劣银耳的影响,有30多年的银耳种植经历的耳农桑成奉放弃了银耳种植。2013年,他重新种植银耳,目前每年收入5万元以上。“是因为有陈总这样讲诚信的企业家,把我们的信心找回来了。”桑成奉说。目前,裕德源公司共带动3000余户耳农种植银耳,户均增收3万余元。

  陈彬还确立了“优先解决贫困户务工、优先培训贫困户技术、优先收购贫困户产品”的“三个优先”原则,带动贫困户发展银耳致富,并主动揽责,把贫困村涪阳镇石龙寺村作为公司的扶贫联系村,带动43户贫困群众发展银耳。截止目前,陈彬共带动了120余户贫困群众通过银耳实现脱贫。

  认真履职,建议打造诚信企业联盟  

  具备美德的人,往往能发挥强大的正能量效应,感染和带动更多的人崇尚美德。在陈彬的身体力行下,裕德源公司形成了良好的企业诚信文化,并向耳农辐射,向更多的企业辐射。

  他发起了通江银耳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让更多的银耳企业、耳农加入诚信体系,促进通江银耳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他向县政府建议,要打好通江这张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示范区的牌,维护好通江有机产品的形象,就必须正本清源,以诚信贯穿农业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2016年,陈彬被巴中市人民政府表彰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同样是2016年,陈彬被推选为巴中市人大代表。在他的眼里,这并非个人荣誉,而是更大的责任。他正在酝酿一个议案:组建巴中市生态农业诚信企业联盟,打响巴中市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巴食巴适”品牌,促进整个巴中市生态农业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来源:四川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