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追记新疆大学教授、著名现代语言学家徐思益
发表时间: 2018-04-05来源: 光明日报

  

  徐思益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供图

  3月28日,手捧鲜花的人们会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纪念园,向302位遗体捐献者敬献鲜花。这其中,最新一位遗体捐献者,是享年91岁的徐思益。生前他是新疆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现代语言学专家。

  今年2月23日徐思益离世。他留下遗言,捐出遗体供医学研究使用,捐出所有藏书,供新疆大学师生阅读,捐出所有财产,服务社会更多的人。

  众多学生与同事得知消息后,不禁泪流满面。60年来,徐思益创造了多项新疆语言学的第一,培养了一大批语言学专家学者,开创了边疆语言学研究领域,让语言学这门深邃艰涩的学科成为新疆大学社科人文学科的排头兵、领军者,一直走在全国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前沿。

  徐思益生前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来到新疆,60年一直站在讲台上,就想为新疆的现代语言学研究培养更多的人才,取得更多的成果,让语言学为新疆发展服务。”

  新疆语言学的开拓者

  1958年,南京大学校园里,一位年轻人经过多年努力,顺利通过了副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作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方光焘教授的学生,南京大学让他留校工作。可他只在南京大学工作了一周时间,就主动报名要求到新疆工作。

  许多年后,徐思益回忆:“当时得知新疆各项事业急需人才,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党和国家提得最响的口号。我想:古时的张骞、班超等人都去了新疆,如今那里急需人才,我也要去,到边疆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于是,我就放弃了南京大学优越的条件,毅然决然选择了新疆。”

  到新疆后,徐思益先后在新疆师范学院、新疆大学中文系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与其他老师一起,第一次把现代语言学这个专业带到了新疆的大学课堂上,让新疆的学生了解了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知识。

  “当时全国有许多名牌大学的优秀学子,如从北京大学毕业的杨晓敏、复旦大学毕业的林瑞等,都与我一样,响应祖国的号召,从全国各地来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大家都有一个纯洁的愿望:把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无私奉献给祖国边疆的教育事业。”徐思益说。

  曾在研究生时期旁听了徐思益所有课程,后一直与徐思益一起工作的高莉琴老师回忆说:“当时,人们无暇顾及世界语言学界新发生的一切,大部分人对国外繁花似锦的语言学发展状况知之甚少。尤其是远离学术中心的新疆消息闭塞、资料匮乏。就在这种背景下,徐思益教授在1979年率先给研究生开设了现代语言学的几门课:‘语言学名著评介’‘理论语言学’‘描写语法学’等。他还开设了‘语言学专题讲座’‘现代逻辑讲座’等。很多学生就是在这里熟悉了索绪尔、布龙费尔德、乔姆斯基等现代语言学大师的名字,领会到现代语言学的精髓。”

  1980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尚未出版,徐思益率先在国内发表了《论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1981年,他发表了比较客观、科学、严密地描写汉语共时语法体系的《描写语法学初探》,走在了全国同类研究的前列。

  1982年有专家评价这本书,《描写语法学初探》是目前国内系统研究描写语法学理论唯一的专著,填补了我国语法科学研究上的一项空白。

  徐思益曾回忆,“文革”中,许多资料与笔记都没有了。后来他想写点什么,突然想到为何不写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呢?

  目标一旦确定,徐思益的所有心思都放在这本书上。他好像回到了大学时,教授方光焘对他的指导重现出来,大略的写作思路马上就呈现出来了。他一口气把想要写的东西列成提纲,《描写语法学初探》的雏形就形成了。

  当人把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上时,幸福与快乐就同时围绕着他。更让徐思益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的初稿写成后,他拿给同事们征求意见,得到好评。许多同事也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这让他信心倍增。后来书出版时,一次就印了7000册,并多次再版,仅出版的当年,就重印了3次。

  专著出版后,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徐思益又与李兆同合著了《语言学导论》大学教材。这本教材填补了恢复高考后缺乏新的语言学概论教科书的空白,被国内几十所高校采用为大学教材。

  聆听过徐思益多门课的安徽大学教授曹德和曾撰文说:“徐思益教授与李兆同教授合著的《语言学导论》,是恢复高考之初相继出版的5部同类教材中的第一部,徐思益教授是国内较早对语境构成及其作用开展系统考察的学者之一,他不仅是较早引介转换生成语法的学者,同时也是较早将其管约论运用于汉语分析的学者。在国内许多同仁对社会语言学还缺乏充分认识的时候,徐思益教授已经写了题为《语言的接触与影响》的社会语言学调查报告。在不少同仁对语用研究尚持观望态度时,徐思益教授已经推出了《孔子的语用思想》《重视语用学研究》等语用学方面的系列文章。徐思益教授多年的研究始终保持一个特点:地处边远,学在前沿;锐意进取,勇于开拓;有的放矢,慎思明辨;不拘一格,兼容并包;情系新疆,无私奉献。”

责任编辑: 张殊凡
相关稿件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