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高原守边的铿锵玫瑰
发表时间:2013-08-1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新疆喀什8月12日电(记者周瑜)“这个地方感觉特别神圣、纯净”,15年前,当22岁的杜艳和两位同学在课堂上看到红其拉甫口岸的照片时,被蓝天雪山的旖旎风光深深吸引。毕业时,“三朵金花”主动报名来到这块纯净高原,一时成为当年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的热门新闻。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女性在这里绝对是“稀缺资源”。15年来,铁打的边检站流水的兵,杜艳迎来送往了不少同事;而她留守至今,成为目前红站“七朵金花”里的老大姐。

  工作上,姑娘们刻苦又要强。“工作没太大困难,女的都是骨干,个个都干得很好,比男的还强”,杜艳指了指身边几个姐妹。边检工作需要高度的敏感度、责任心和细致耐心,同时要对相关法规和多国情况烂熟于心,这些要求很大程度上与女性天生的敏感细腻特质契合。而全国“文明使者”“全国优秀检查员”“十大边防卫士”等多项荣誉最能说明她们的努力。

  最难的还是工作与家庭和生活的兼顾。2002年,杜艳结婚了,丈夫是同事,“结了婚心就安定下来了,两个人一起守边挺踏实的。”2005年,宝贝儿子毛毛呱呱坠地,儿子百天后,杜艳从乌鲁木齐家中重返高原,把儿子交给年近60岁的父母看护,等她再回到家中,毛毛已经可以走路了。

  “既然干了边防,在哪都离家远。”这样的平和心态支撑着杜艳,说到艰苦,她“早习惯麻木了!”

  但最放不下的就是儿子。2009年,毛毛不慎从幼儿园滑梯上摔下,头上血流不止,痛的饭都吃不了。杜艳和丈夫因单位有任务无法请假回家,60多岁身体欠佳的老母亲把孩子抱在怀里整整24小时。

  这件事后,杜艳夫妇商量决定有一方回到城市照顾老人和孩子,考虑到事业长远发展,杜艳的丈夫告别了红站,先期回城,从此夫妇两地分居。

  “只要结了婚,红站的女同志基本和我一样,见不到孩子、老公和父母,这比条件艰苦更让人难受”。

  而没结婚的姑娘们更多选择刻苦工作打发时间。33岁的江苏姑娘刘静已在红站坚守7年。每天上午十点半,刘静和同事都要驱车70千米前往卡拉苏口岸开始一天的工作,连续工作八小时返回站里已是晚上八点。晚饭后刘静就钻到办公室。“下班后本来也没什么事干,干脆多看看书学习,让自己忙点不容易空虚寂寞。”刘静苦笑道。

  “刚来时小姑娘皮肤白白细细的。”杜艳颇为惋惜地说道。近4000米的海拔和强烈的太阳辐射让这里的“玫瑰”看上去都比实际年龄大些。

  艰苦的自然环境不仅让刘静的皮肤受到严重伤害,头发也掉得很快。她也想过离开。“工作总得有人干,在什么位置就得想什么事,既然改变不了环境,就先好好适应,当成一种锻炼和体验吧。”

  “相比杜姐她们,我们更容易些,她们上有老下有小,要操心的事情太多;我现在父母身体健康,无牵无挂,已经很好了。”刘静时常自我安慰。

  “其实离开这里是很正常的事。”和杜艳经历类似的舒菊英直爽地说。饱受念夫念子之苦的她们坦言,干好工作是现在最能尽力去做的,而和家人团聚是最大的幸福和期盼。“即便有一天离开这里,我们会很怀念在红其拉甫工作的日子。”

中国文明网“爱心平台”
责任编辑:贺 宏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好人365
头条聚焦
中国好人榜
影像馆
091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