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凡人善举”呈“滚雪球”效应
发表时间:2012-11-1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南京11月11日电(记者 王骏勇)勇救邻居而被烧伤的周福如;二度闯入火海疏散员工的周江疆;省吃俭用捐出毕生积蓄的宋英;靠磨刀度日为灾区捐款的吴锦泉……近年来,江苏南通“凡人善举”不断出现。

  南通不乏“好人”典型。南通市由此形成“发现、培育、引导”一条龙的典型选育机制,并以此引领公民道德建设,让“凡人善举”竞相效仿从而形成“滚雪球”效应,多年来涌现500多个文明新风典型、40多位“中国好人”。

  “凡人善举”层出不穷

  今年10月,南通市通州区勇救邻居被烧伤的教师周福如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此前,同样来自通州的两位“好人”宋英和周江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通州区94岁的老共产党员宋英,省吃俭用,捐出毕生积蓄的100万元,设立慈善基金,扶贫济困;今年夏天,通州建总集团第十分公司副经理周江疆,在烟台工地失火情况下,本已撤至安全地带的他义无反顾二次冲进火海……为救员工壮烈牺牲,被网友称为最美“高富帅”。

  再往前追溯,“磨刀老人”吴锦泉走街串巷,一元钱磨一把刀。得知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时,把一袋子千余枚一元硬币倒在红十字会的办公桌上,他自己一条黑布裤子穿了39年;

  在通州余西古镇,78岁的曹秉隆每天拉着拖车行走在乡间小道,哪里路桥有破损,他就停下来默默修补,被邻居赞为“现代愚公”;

  如皋籍女大学生赵小亭,在远赴贵州山区支教途中不幸被滚落山石砸中……

  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树山说,这只是近年来南通涌现出来的“好人”典型中的小一部分,默默无闻的“好人”很多。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片人”

  《江海晚报》每周在固定版面刊登一组人物照片,不是明星,是普通市民,照片表达的是对身边小人物道德热情的肯定。

  “这些凡人小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我们就是要搭建这样的平台,让凡人善举成为广大群众看得见、学得到的道德标杆,用普通群众的好人好事引领和推动公民自觉投身道德实践。

  发现一个典型,就树立、推广一个典型;拨亮一盏灯,照亮一片人。南通市组织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充分利用戏剧、诗歌等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创作了话剧《莫文隋》、歌曲《弯弯的邮路》、打鼓说唱《刑警英雄赞》、公益广告《守着的是一份诚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好人”典型。

  此外,南通市连续举办文明新风典型评比。

  爱心传递“链条”越连越长

  “爱心是一条传承的链。那些曾经受过、见证过帮扶的人,纷纷加入爱心善举行列,这就为凡人善举群起效仿形成‘滚雪球效应’提供了不竭动力。”南通市委副书记陈斌说。

  今年2月,通州高中生范某发生车祸,得知其家境困难后,通州育才中学两位贫困生将别人捐赠给自己的2000元转赠给了范某,同时社会各界为其募集了30多万善款。在社会关爱激励下,范某拄着拐杖进考场,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7月,范某将3万多元爱心余款转赠给一位身患重症的学妹。

  爱心接力让更多人投身善举。南通一位身患绝症的女士曾得到社会帮助,在去世前的一天夜里把丈夫叫醒,郑重其事地提出,如果能好,我想加入江海志愿者,如果好不了,你帮我了却这个愿望——当着我的遗像的面,填一张志愿者表。在群众支持下,江海志愿者队伍从首批注册的34人,发展到目前的13万人。

  南通的“好人”逐渐从个人发展到群体甚至行业行为:义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的“知心奶奶”由1人变成1个群体;“爱心邮路”由1条变成600多条,绵延7600多公里……

  在南通,爱心传递的“链条”越连越长,凡人善举的“雪球”越滚越大。

中国文明网“爱心平台”
责任编辑:张慧磊
分享到: 
4.55K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好人365
头条聚焦
中国好人榜
影像馆
091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