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
22
1
总策划第2143期
阚南忠贵州
自费办学校,只为一个山里娃
阚南忠,男,56岁,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都濡街道鱼塘村田坝组人,现任务川县都濡街道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在脱贫攻坚结对帮扶中,他与患有小儿麻痹症和侏儒症的9岁小女孩申晓燕结缘。他不仅自费为申晓燕建起一所简易学校,而且坚守初心、恪守承诺,三年如一日,按时送教上门。2020年1月,阚南忠入选“中国好人榜”。

        天刚蒙蒙亮,阚南忠就驾车出发,在弯弯曲曲的山路颠簸了1小时,来到海拔1200米的高山深处沙坝村申家堡组。下了车,阚南忠忍着痛风带来的疼痛,踏着狭窄的羊肠小道,朝着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奋力奔去。国旗下,是他自费为一个山里孩子建的学校,学校里唯一的学生——身患残疾的孩子申晓燕正等着他来上课。

        每逢双休日,无论刮风下雪,还是洪水毁路,阚南忠都铁定要赶来上课,他说孩子的学习耽误不得。

        深山里,一个人的学校书声琅琅

        阚南忠作为都濡中心学校的一名教师,要开展“一对一”教育帮扶,当时他被安排帮扶都濡中心学校正在读四年级的申晓容。

        申晓容的父母由于有病,没有劳动能力;妹妹申晓燕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要借助木凳。全家没有生产能力,生活仅仅依靠她幺叔一家照顾。

        得知申晓容的家庭情况,阚南忠第一时间来到申晓燕家家访。家访结束后,姐姐申晓容和阚南忠正准备返校,申晓燕一把抱着申晓容的大腿边哭边喊:“姐姐,你带我一起去吧,我也想上学,想有自己的课桌、书本,想看升国旗,你带上我吧!”两姐妹抱成一团,一旁的阚南忠被小姑娘的眼泪和话语深深地触动了。

        “晓燕,老师下次来给你买书、买图画辅导你,好不好?”阚南忠连忙上前安抚。

        “我想和姐姐到城里读书!”申晓燕眼睛里充满渴望。

        “这样吧,老师下次带你到学校读书。”阚南忠亲切地说。

        “嗯!”申晓燕破涕为笑。

        回校的路上,阚南忠的心隐隐刺痛。他心里清楚,那只是一句善意的欺骗——申晓燕身体残疾严重,没办法进城上学。

        10月初,阚南忠再一次来家访。当他离开时,申晓燕使劲挪动身子跟上他。“我们去城里读书吗?”申晓燕问道。

        刹那间,阚南忠不知所措,周围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

        “我给你修个学校吧!”阚南忠突然冒出一句。

        “是不是像姐姐那样子的学校?”申晓燕再一次问道。

        “像!像!只是姐姐的学校大点,装的人多点,你的学校小点,装的人少点。”阚南忠连声说。

        回家后,阚南忠苦苦思索。怎么能让一名孩子读不了书呢!申晓燕因身体原因不能外出上学,阚南忠决心拿出自己的工资积余为她盖一所学校。

        考虑到申晓燕的实际困难,学校选址就选在她家院坝旁。2018年5月学校开始修建。由于道路不通,阚南忠就购买附近村民的建筑材料,自己亲自参与搬运。当地没有木工师傅,阚南忠就从毗邻的德江县请。历经3个月,花费2万多元,学校建好了。

        为让申晓燕感受到学校的氛围,阚南忠又对教室进行了装饰,并安装了旗杆、黑板、课桌等配套设施,为她量身定做了一套辅助用具、一个方便她上下凳子的台阶、一个辅助她行走的小凳子。

      特殊的升旗仪式。

        9月1日,申晓燕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准时开学。当她举起右手,听着国歌,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时,她既兴奋又开心。

        其实,阚南忠也是一位病人。他患有“三高”疾病,还患严重的痛风,有时走路都困难。但自从申晓燕的学校建起以后,每个双休日、节假日,他都要赶到申家堡给申晓燕上课,风雨无阻,从未缺席。

        2018年隆冬的一天早上,阚南忠驾车去申家堡学校,来到一个名叫大坡的路段,由于道路凝冻,汽车开不上去。他将车停在一户村民院坝,步行10多公里的路,赶到了学校。

        由于洪水等因素,山路经常被阻,阚南忠已记不清在这段30公里的道路上步行多少趟。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坚持下去,再苦也不能耽误这个苦命孩子的课程!”

      阚南忠给申晓燕上数学课。 

        想到周一至周五不能给申晓燕上课,阚南忠采用“面授+机授+自学”的办法,自费给申晓燕买了一台学习机,让她平时学习拼音、数学、识字等基础知识。

        通过一年的学习,申晓燕的成绩不断提高。每次考试,阚南忠都用都濡中心学校的试卷,申晓燕每次的分数都没有下过90分。成绩上来了,申晓燕从当初的自卑变得活泼开朗,阚南忠的心里感到无比的甜。

        除了学习,阚南忠还为申晓燕的疾病和她的未来煞费苦心。

        阚南忠打听到上海一家医院能够治疗申晓燕的疾病,通过多方协调和争取,这家医院表示愿意为申晓燕免费治疗。

        阚南忠对申晓燕的未来已经有了打算。他说,等到申晓燕三四年级的时候,计划在都濡中心学校附近帮她家租间房子,方便申晓燕的母亲照顾她。阚南忠决定供养申晓燕一直上到高中。现在,申晓燕感到很幸福,她早把老师阚南忠当作了亲人。

        34年坚守:不让一个山里娃没书读

        其实,不让一个山里娃在教育的道路上掉队,是阚南忠一生的心愿。

        阚南忠1964年出生在务川自治县都濡街道鱼塘村,家里有5个兄妹,小时家境贫寒。1984年阚南忠到温州打工、做生意。

        1985年3月,正在温州做牛皮生意的他,两次接到父亲阚乾兴打来的电话。父亲说村里要办学校,要他马上回去教书。过了一个月父亲又来电话:“你要是不回来,我就来找你!”

        那天晚上,阚南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未眠。当时,阚南忠做生意每天至少有50元收入,回老家教书可能没什么收入。阚南忠的家乡鱼塘村没有学校,很多适龄儿童失学,不少十三四岁的孩子都没有上学。父亲的话总在耳边响起,娃娃们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总在眼前浮现。阚南忠是初中文化,当时在家乡算是有文化的。自己不回去,真没人教那些孩子。想着家乡的孩子们,阚南忠流泪了。

      阚南忠为申晓燕“送教上门”的路。

        于是,阚南忠放弃大城市的高收入回到鱼塘村,用打工的积蓄租了两间简陋民房,到村民家中借来板凳当课桌,自己出钱买来书本,办起了私校——渔塘村小。1986年9月1日,学校正式开学。

        “我能读书喽!”开学那天,村里30多名孩子围着学校跳跃着、喊着。

        有的村民因家里穷不送孩子上学,有的村民因思想陈旧不想让女娃读书。阚南忠白天上课,晚上挨家挨户去动员。一次不行,他就去第二次、第三次……村民们被他的坚持感动了,不断有人送孩子来上学,最后,全村适龄儿童一个也没落下。

        34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一直坚守三尺讲台,坚守“让每一个娃都有书读”的初心,播洒爱心与汗水,护送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

        现在阚南忠55岁了,仍主动每周上6节课,每周2次到大坪街道山青社区移民安置点上“夜课”,还担任都濡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负责党建、后勤等工作。

        他说,也许是这么多年与三尺讲台结下的情缘,不进教室上课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帮助别人 收获快乐

        阚南忠把自己工资收入的很大部分用于扶贫济困,把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于教育帮扶,自己的孙子都没时间管,对此,家人有意见。阚南忠感到内疚,但他相信家人是会理解他的。

      生活能自理的申晓燕(右)。

        在帮扶申晓燕时,阚南忠有意叫妻子田淑霞陪他去。当妻子亲眼看到申晓燕家极端艰苦的生活状况时,内心深受触动,也被丈夫的善举所感动,主动加入帮扶的行列。从此,只要有时间,她都会随阚南忠一起到申晓燕家帮扶。申晓燕的母亲因身高太矮,没有学过煮饭,田淑霞教她学会了煮饭等家务。田淑霞把申晓燕当成自己女儿来照顾,给她买衣服和学习用品。

        有人认为阚南忠有些傻,他总是一笑了之。

        阚南忠说,我是党员、是老师,不让一个孩子失学,是本职。其实,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有成就感,收获了快乐和幸福,是值得的。

      (来源:遵义日报 作者:余祖波 金枭枭 刘素琴 王峰 责任编辑:陶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