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
31
展
总策划第1820期
张侠/张晓杏/张三贞/张磊安徽
四姐妹为追随母亲脚步,做了这件事
安徽亳州有姐妹四人:老大张侠,1971年6月生;老二张晓杏,1977年8月生;老三张三贞,1980年12月生;老幺张磊,1982年12月生。她们的母亲李凤琴,去世后捐献眼角膜,让三名患者重见光明。在母亲的感召下,四姐妹在母亲五周年忌日一同签署了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书,为母亲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2019年2月,张家四姐妹入选“中国好人榜”。

四姐妹事迹短片。视频来源:亳州文明网 

  2018年5月30日这一天,张家四姐妹一个小小的举措,引起了亳州市民的广大关注。姐妹四个追随母亲李凤琴的脚步,一同签署了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书,传承母亲无私大爱的精神。

  五年前的这一天,母亲李凤琴去世后捐献眼角膜,如今,她们在母亲去世五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起填写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表,用这份特殊的礼物向最爱的母亲致敬,向社会传递爱和温暖。

 

四姐妹共同填写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表。图片来源:亳州晚报 丁静摄

  当天下午5点多,张侠、张晓杏、张三贞、张磊四姐妹一起来到亳州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听取工作人员讲解了填表注意事项后,各自默默进行填写,签署了器官、角膜捐献书,承诺要在自己百年之后,将身体有用的部分无偿献给有需要的人。

 

四姐妹共同展示遗体角膜捐献表。图片来源:亳州晚报 丁静摄

  “我想母亲会为我们今天的举动感到骄傲。”填完表,大姐张侠轻声对三个妹妹说了这句话,四姐妹相互对视,眼眶湿润了。

  “咱们姐妹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想用这种方式纪念咱们的母亲。”老幺张磊介绍了四人的初衷。

2013年3月,李凤琴老人(左)立下眼角膜捐献遗嘱。图片来源:亳州市红十字会 陈贝摄

  原来,2013年3月,母亲李凤琴病重,在老人最后的日子里,她和家人商议,打算离世之后,捐献自己的角膜。老人的想法提出时,家人一开始并不支持。“这是我的心愿,你们一定要理解。”李凤琴决心已下,并用自己的坚持说服了家人。

2013年3月,李凤琴老人立下眼角膜捐献遗嘱。图片来源:亳州晚报 丁静摄

  “这是我的心愿,你们一定要理解。”三女儿张三贞说,母亲的这句话打动了她们姐妹的心。

2013年3月,亳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李凤琴老人(右)献花表示敬意。图片来源:亳州市红十字会 杨铭章摄

  当年5月30日,李凤琴老人去世。按照临终遗愿,省红十字眼角膜库医生专程赶到亳州,将其角膜取出。之后,老人的角膜让三位患者重见光明。李凤琴也因此成为亳州市首位角膜捐献者。“能为他人解除病患,母亲的行为很让我感动。”三女儿张三贞对李凤琴的行为充满了敬意。 

李凤琴老人捐献荣誉证书。图片来源:亳州市红十字会 陈贝摄

媒体宣传报道。图片来源:亳州晚报

  老人走后,张三贞也产生了捐献器官的想法。她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姐妹,发现大家不谋而合。不过,家人们却不同意她们捐献器官。“母亲是我们的榜样,作为女儿,我们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这是对她最好的纪念。再说,只要能为别人带去福音,咱们的人生才更有意义。”最终,四姐妹说服了各自的家庭,并约定在母亲五周年祭日这一天,了却心愿。

四姐妹与母亲合影。资料图

  5年后,四姐妹践行承诺,一起签署了捐献书。“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母亲的举动让这一天变得不平凡,我们想在这一天用行动向最爱的母亲致敬,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张三贞说。

全家福 资料图

  “我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妈妈都能这么无私,我们决不能输给妈妈。所以我们姊妹有的选择捐献器官,有的选择捐献遗体和角膜。不管捐献什么,我们要把这种大爱传承下去!”张晓杏说。

四姐妹签下的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书。图片来源:亳州市红十字会 唐久轩摄

  一下收到了4份志愿书,让亳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十分感动。“当前社会对遗体、角膜、器官的需求很大,但捐献者很少。他们姐妹四个都要捐献,是真正的大爱之举。”亳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陈贝如此感慨。

2019年3月21日,张晓杏饱含深情诵读《遥祭思母情》怀念母亲。图片来源:亳州市红十字会 陈贝摄

  四姐妹的义举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广大亳州市民的关注,当大家得知四姐妹行动的渊源来自于母亲言传身教,都不禁为老人家竖起了大拇指。而姐妹几个却很低调,都说这样做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对母亲特别的纪念。如果通过这件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器官捐献,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大爱的事业中来,让更多的患者因此受益,这将是最有意义的了。

四姐妹献花缅怀母亲。图片来源:亳州市红十字会 陈贝摄

  在李凤琴及其女儿的带动和影响下,更多的人消除了对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的忌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献行列中。据亳州市红十字会的最新消息,目前亳州已有300余名志愿者填写了捐献表格,30余人完成了捐献

(中国文明网综合安徽日报、亳州文明网报道 责任编辑 陶恒)

  快评

  都说家风家教是一个人骨髓里流淌的品质,张家四姐妹的这一举动,在母亲的行动中得以落实。签下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书,使逝去的生命在奉献中延续,四姐妹传递着自己的一份美好,开启了他人的另一段故事。她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人间大爱,用言传身教,继续影响着子孙后代,传承着做善事、做好事、爱奉献的好家风。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