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迎涛2.jpg马迎涛.jpg
“公益救捞员”马迎涛
跳江获救感恩做公益 4年救起40名溺水者
冰心说:“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10多年来,马迎涛辗转到全国多个地方打工,每到一处都积极献身于公益事业。2013年加入惠州市心连心志愿者救捞队以后,马迎涛参与了近300场救援,打捞遗体300多具,救活40人,开展防溺水宣传600余场次。2017年10月,马迎涛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4年拍摄的马迎涛微电影《存在》。视频来源:安徽文明网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仔,10多年来,马迎涛每到一处,都积极参与当地公益事业。火中救人,济苦救弱,夺刀救人,公益救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中华儿女的无私大爱。

  2003年马迎涛在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打工。有一天工作之余,马迎涛和朋友坐在一个商店门口看电视,突然,一位老大爷向他们踉跄跑来,边跑边喊“救命啊,救命啊……”,马迎涛看到老大爷面目已经烧伤,头发眉毛几乎烧完。

  不容分说,马迎涛和朋友一起快速赶往事发地点,发现一座房子里浓烟滚滚,火舌舔着门窗,没来得及多想,马迎涛用水浇湿身子,冲进屋内,发现床上躺着一位已经昏迷的老大娘,他立刻和朋友一起把老大娘抬了出来。
原来,老大爷为瘫痪在床的老伴煲汤时,打开煤气后就匆匆出门了,结果回来发现煤气没烧又重新打火,一下子就引燃了弥漫在屋内的煤气。

    马迎涛舍己救人的事迹一时在当地传为美谈,也因此,马迎涛和他的朋友获得了平湖镇“见义勇为”奖。

    2009年,在梅州市五华县水寨打工时,马迎涛救过一个触电的工人。

  2011年底,一四川女子怀揣仅有的1000元来到广州,想通过移植治疗女儿的地贫症。为了筹齐30多万元手术费,她沿街乞讨。马迎涛遇到这对可怜的母女后,毅然帮忙筹款几千元。

2011年底,热爱公益事业的马迎涛(右二)在广州为地贫症患者募捐筹措治疗费。图片来源:金羊网

  2012年,在广州一家火锅店打工的马迎涛,碰到两拨客人吃饭时发生口角,其中一客人从隔壁店里拿了两把利刃欲行凶,周围食客都躲得远远的,不敢劝解。马迎涛却果断从后面抱住该男子,徒手夺下利刃,在夺刀的过程中马迎涛右大腿被刺了一刀。虽然受了伤,但是他却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2013年7月13日下午5时许,惠州市区演达大道南山诗意小区门口,正在等快递的一女子手机被飞车夺走,她大声求助,被恰巧骑摩托车载着老乡路过的马迎涛听见。他立刻让老乡下车,独自驾车前往追赶。“当时超了两次车,他们都是直接冲我撞过来,并擦着我的车子逃跑。”马迎涛回忆道,他一直追到市区麦地路,两名劫匪扔下手机逃跑。女子掏出200元表达谢意,但被马迎涛婉拒。

  现在马迎涛除了打工外,又多了一份职业:公益救捞队员。

    谈起和救捞结缘,马迎涛回忆道,那是在2011年11月份,因为感情原因,个性倔强爽直的他决定以跳江来决定人生的去留,后被救捞队赵喜昌和水上派出所民警救起。经过赵喜昌开导,马迎涛深感后悔!

    2013年夏天,在工地上班的马迎涛上网浏览新闻时得知,惠州溺亡事件时有发生,他看见救命恩人赵喜昌奔忙在各个救捞现场,让他想起了自己被救的那一幕,于是主动联系赵喜昌,并提交了加入救捞队的申请,并很快成为了救捞队的主力队员。

  为了随时配合打捞,马迎涛甚至放弃了正式的工作,只打一些临时工维持生计,这样,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他都能随时和队员们一起赶往救捞现场。每一次救捞行动,马迎涛都冲锋在前。

  2016年6月24日晚上,救捞队接到求救电话后,马迎涛第一个潜水摸排,和队友连夜在江里搜救13个多小时。夜里队友喝水吃面包补充能量时,马迎涛直接在水里睡着了。

 

见义勇为更要智为,掌握施救技巧很重要。图为马迎涛现场演示如何施救溺水者。图片/张兴良

  救援于后,不如预防在先。

    2017年6月22日,回到家乡的马迎涛受邀在清浅镇中心学校操场,为500多名中小学学生举办了“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为主题的防溺水知识专题报告。在现场,马迎涛走到学生中间,结合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教会学生如何救人和自救,教育学生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等“六不准”,同时特别提醒学生既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像这样的防溺水宣传,马迎涛在惠州企事业单位做了600余场。

  在救援打捞过程中,马迎涛身体多处受伤,甚至有几次潜水时险些丧命;没有了正式工作,马迎涛的生活非常清苦。对于他的这种做法,周围朋友很不理解。但这些并没有动摇马迎涛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理念和行动。 

编辑点评

  “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马迎涛十几年来坚持助人、救人,公益路上从不曾止步。他不仅获得了自我幸福感的提升,也维护了心灵的宁静。虽然生活清苦,但精神上的富有却让他乐在其中,他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责任编辑:陶 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