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坤在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马厂乡旗山村内一养殖场内指导当地村民(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jpg
"自强老兵"陈志坤
拒绝躺在“功劳簿”上 自强创业反哺乡亲
他曾是一名重度伤残军人,荣立二等功。在人们看来,他可以享受国家终身供养待遇,安享一生。然而,他却先后开办摩托车修理店、家电维修店和家政清洁公司,吸纳20多名残疾人就业。后来他又成立了贵州黔宁香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带动帮助残疾人和回乡复退军人就业致富。他叫陈志坤,他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要尽己所能为社会做点事,回报社会,回报人民。”2016年10月,陈志坤荣登“中国好人榜”。

  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受伤,他荣立二等功,被评为特级伤残军人。虽然双腿截肢、右眼失明,但他却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退伍后,他自强不息,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不仅靠着自己的手艺自强创业,还用自己的担当带领乡邻、退伍军人和残疾人走上了致富路。他就是贵州黔宁香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坤。 

  陈志坤先后开办摩托车修理店、家电维修店和家政清洁公司,吸纳20多名残疾人就业。后来他又成立了贵州黔宁香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带动帮助残疾人和回乡复退军人就业致富。他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要尽己所能为社会做点事,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陈志坤。图片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1.拒绝国家终身供养 创业积攒第一桶金

 

  1984年,在一场战争中,陈志坤误入雷区身受重伤。被送入医院治疗后,他经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很多次都想快点结束自己的生命……” 

  经过救治,他还是双腿截肢、右眼失明,成为了一名残疾人。 

  或许这就叫缘分。一位叫龙再红的女孩到医院看望生病的父亲,无意间得知隔壁病房的陈志坤是位战斗英雄,姑娘肃然起敬。从同情、友情到爱情,龙再红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来到陈志坤身边。 

  从部队退伍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按照国家民政优抚条例规定,为陈志坤提供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住房。按照有关规定,他还可以由国家终身供养。

  爱情是甜蜜的,婚后的日子却是艰难的。一年夏天,妻子背着女儿准备去山下卖一些杂货。没钱请搬运工,陈志坤只有拄着拐杖与妻子一起卸货,女儿在妻子的背上10个小时没活动,两腿肿得像馒头一般,一家人当场抱头痛哭。 

陈志坤(左一)在给大家讲解养殖经验。 图片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有熟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对陈志坤说:“你完全有理由找国家解决呀!”可陈志坤说:“躺在功劳簿上,那不是我的追求,我要靠自己活出个人样来!” 

  “当时不是没有心灰意冷过,但转念一想,作为军人,我必须振作起来。”陈志坤说。陈志坤有自己的想法,他甚至拒绝了组织为其安排工作的好意,决定自己创业。 

  他说:“自己虽然身残,但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身体不能动,脑还能动。” 

  他在部队时学过摩托车修理技术,因此,这成了他创业的一个基础手艺。于是,他在镇宁县城开了一个小型摩托车维修点。他的维修点和别的有所不同,除了修理业务精湛,费用低廉,他还免费招募社会上没有工作的青年和残疾青年学习修理技术。 

  陈志坤修理技术精湛,服务态度好,他的生意越来越好,慕名来学修摩托车的人越来越多。 

  1994年,因妻子工作调动,陈志坤举家迁往贵阳。在有关部门帮助下,陈志坤开起“荣军摩托车修理部”。陈志坤修车技术好,收费便宜,很快生意就做得红红火火。 

  后来,一家从事餐具消毒的营业店因为经营不善转让,陈志坤对市场做了认真调查和分析后接手经营。经过多年艰苦创业,陈志坤在2000年左右就积累起500余万元的家产。

2.创办养殖场 贷款贴息助力乡亲致富

 

  有了一桶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志坤决定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一次,陈志坤回老家旗山村探亲时,发现不少父老乡亲还在靠救济、低保生活。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己致富不算什么,我要带领家乡人一起致富。”2004年,陈志坤怀揣50万元回到老家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马厂乡旗山村。“我们村自然条件不好,要致富就得搞养殖业。”和村干部达成共识后,陈志坤创办了2000平方米“镇宁自治县马厂乡旗山村荣军养殖示范场”,吸引村里不少贫困户来场里工作。 

  “我们成立荣军养殖协会,引进优良种猪,很快就带着40余户会员脱贫致富。”说起养殖事业,陈志坤感到自豪。

陈志坤在给广大养殖户讲解农村地理优势。 图片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旗山村长田组的冯祖芳,是陈志坤帮助过的村民之一。冯祖芳没有加入陈志坤的公司以前就从事养猪,但由于不懂科学饲养技术,收入仅能糊口,有时甚至还要亏本。加入养殖协会后,她家里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最多时一年可出栏猪100头左右,年收入不低于2万元。 

  通过联系县扶贫办、信用社等部门,陈志坤为每户争取到5万元贷款,利息的5%由扶贫办贴息,而剩下的95%的贴息由陈志坤包揽下来。目前,他为乡亲们支付的利息达到76万余元。 

  之后,陈志坤又联系投资,分别在贵阳和镇宁建立了肉类食品加工厂和屠宰场。“我们以保护价和养殖户签订收购协议,行情不好的时候尽量减少农户损失。” 

  如今的旗山村已成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全村共有养猪专业户180多户,年生猪存栏6000余头,人均纯收入从世纪之交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6000余元。

3.敢闯敢拼 带动退伍军人和残疾人就业

 

  2007年,陈志坤创立贵州黔宁香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以养殖种母猪和育肥猪为主业,2008年又创立荣军养殖专业合作社。 

  陈志坤说,部队这个大熔炉磨炼出自己吃苦耐劳、不怕挫折、敢闯敢拼的性格,这是他成功的基础。他的经营理念就是“勤奋、自强、创新、发展”。多年以来,他先后免费培训养殖技术人员8000多人次,辐射和带动9000多个农户实行科学养猪。与此同时,他还为养殖农户协调贴息贷款。

陈志坤开的鲜肉直销专卖店,解决了一大批残疾人就业问题。图片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在事业发展过程中,退伍军人和残疾人总是陈志坤心头的牵挂。在培训、购种猪、饲养、防疫、技术指导、收购、销售等方面,陈志坤都尽量给予退伍军人和残疾人特殊照顾,切实履行“年利润40%让利于从事养殖的退伍军人和残疾人”的承诺。 

  2011年9月,陈志坤申报的“日产500头无公害生猪屠宰及肉类精加工项目”获得省政府项目用地批准,核定为四星级屠宰企业。“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完善的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可辐射带动1万余名合作社养殖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并直接安置250名至480名退伍军人及残疾人就业。下一步,我计划在贵阳开80个冷鲜肉制品直销专营店,每个店安置2名退伍军人和2名残疾人。”陈志坤说。 

  目前,陈志坤在贵阳市花溪区开设的3个鲜肉及肉制品直销店已经营业,贵阳市民政局正协调相关部门,为陈志坤在其他地方开设直销店创造便利条件。

  (稿件文字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作者:贵阳文明网 吴华) 

编辑点评

 

  天道酬勤,商道酬诚,业道酬精,人道酬诚。特级伤残军人陈志坤没有躺在二等功的“功劳簿”上,他拒绝国家终身供养,自强不息,毅然创业。战场上,他是一位英勇无畏的军人;创业中,他是一位心怀乡亲父老、情系退伍军人和残疾人、敢闯敢拼的企业家。他的故事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跃然纸上。他的赤子之心令人动容,不愧是这个时代的楷模。 

  (责任编辑:杨志)

    【本网点评】

    ·伤残军人创业彰显榜样力量
    ·伤残军人创业是一堂正能量解读课
    ·陈志坤:身残志坚尽显军人风采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