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60524551742974637.jpg
"好妈妈"王兰兰
为女儿遗愿创办3元“爱心食堂” 10年免费送衣
她并不富裕,多年前下岗后靠政府低保补助和打零工为生;她并不贫穷,多年来的为爱付出让她收获了美好的幸福时光。为了完成女儿遗愿,云南昆明好妈妈王兰兰“意外”踏上了公益之旅,十年如一日为山区孩子和老人送去衣物,为小区里的孤寡老人开办一餐只要三元的“爱心食堂”。她的奉献和付出感动了很多人,也带动了很多人。2016年4月,王兰兰荣登“中国好人榜”。

    开在昆明市五华区幸福家园小区二期12号商铺的“爱心食堂”,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家庭成员有1名“昆明好人”、17名志愿者和100多名孤寡、独居老人。这里是100多名老人吃饭的地方,还是他们心里最温暖的“家”,“有事找王兰兰,有事找‘爱心食堂’”是老人们挂在嘴边的话。

    故事要从“爱心食堂”的创办者、这个特殊家庭的核心成员——王兰兰说起。50岁的王兰兰,性格开朗,笑容亲切,话语幽默,曾经历经坎坷的她,如今已渐渐走出生活的阴影。眼下,保证100多位孤寡贫困的空巢老人定时吃上热饭热菜是她生活的重心。

1.完成女儿遗愿 踏上漫长爱心路

 

    给山区里的孩子和老人送去的衣物,王兰兰常常要大清早就背着出门。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官方微博 

    王兰兰原本有一个不宽裕但幸福的3口之家。2005年,15岁的女儿佳丽被确诊为尿毒症,相关媒体报道后,许多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小佳丽的病情得以缓解。然而,2005年7月25日,病魔还是夺走了女儿的小生命。有一天坐在女儿的床沿上,王兰兰随手打开了抽屉,10多本笔记本整整齐齐地放着,打开一看,是佳丽从生病住院开始到临终前的日记。其中,有好心人看望她的情景,有她强忍病痛折磨不让妈妈难过的做法,有她希望妈妈去帮助贫困山区孩子的想法,还有她希望妈妈天天开心的祝愿……王兰兰的眼泪一次又一次地掉落在那些工整的字迹上。

    女儿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深深地刻在她心里:“我要成为一名慈善家。”就是这句话,让王兰兰醍醐灌顶。从那一刻开始,王兰兰不再迟疑,开始收拾衣物,还找隔壁邻居、亲戚朋友也收集了一些。当年9月15日,与前夫办完离婚手续后,王兰兰就背着行李出发了,为了完成女儿“让妈妈以后帮助她回报这些爱心”的遗愿,她开始了漫长的“爱心”之旅。 
    起初,她只是把自家的旧衣物捐给昆明周边的贫困家庭,后来由于媒体的报道,许多家庭加入爱心行动,将衣服拿出来,通过王兰兰捐给贫困山区的百姓。现今,她每天都能接到许多爱心人士捐赠衣服的电话,她都一一记录,然后将好心人捐赠的衣服收集起来,经过清洗消毒后分门别类打包,送到山区去。

每次看到孩子们拿衣物,就是王兰兰最幸福的时候。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官方微博

    5包、10包、100包……从衣服、裤子,到鞋子,再到学习用品,所到之处,村民们试穿衣鞋时的欢笑声,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总在宁静的山村久久回荡。“我送出去的只是一些衣物和文具,激发的却是无数孩子对山外世界的向往,收获的是孩子最纯真的感情。这个时候的我,最幸福。”王兰兰笑着说,“发东西的过程最热闹,乡亲们非常兴奋、激动,当场就试穿,还来问我好不好看、合不合适,就像久别的亲戚。”
    如今,时间过去10年多,王兰兰的背包越来越重,脚步越走越远,儿女越来越多,欢笑越传越远。许多贫困的山乡,留下了她的足迹;许多农村的孩子,记住了她温暖的笑脸;许多朴实的村民,期待着她下次再去。

2.让空巢老人吃口热饭 她开办“亏本”食堂

 

每天,小区里的独居老人都会准时到“爱心食堂”就餐。图片来源:昆明文明网

    2012年4月,王兰兰发现幸福家园小区有很多独居老人,吃饭是一大难题,开办一个爱心食堂的想法便萌生了。 
    王兰兰说:“我刚搬到幸福家园小区没多久,有一天,下着滂沱大雨,我在门口碰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步履蹒跚,我问他要去哪里,他说去交电费。我说,我去帮你交,一会儿把单子送来您家。到了他家里,发现就他一个人居住,饮食起居都不方便,后来我就经常去看看老人需不需要什么帮助。之后我才发现,在幸福家园小区,住着许多孤寡老人,大多靠低保金生活,有的一病就是几天甚至在家中去世也没人知道。我就一家一户地敲门走访,把他们的年龄、电话、住址、身体状况等基本情况记录下来,隔三差五去敲敲门问问情况,生病了我就带他们去医院看病。”

  “老人们生病时一日三餐又不能随便打发,所以在他们生病期间,我就煮点味道好、有营养的饭菜送去。这样一来,老人多了难免顾此失彼,有的还说我偏心,给别人送不给他送。所以想到干脆开办一个‘爱心食堂’,让小区里的独居老人们吃上有质量的饭菜,并有个交流的场所,那样饭也吃好了,心情也好了。”

    经过5个月的筹备,“爱心食堂”正式开张。食堂属纯公益性质,主要为居住于幸福家园廉租房小区内60岁以上孤寡、独居低保老人及部分残疾、重病低保人员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只收取3元,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还送饭上门。

    “爱心食堂”保证每顿两素一荤一汤,多的时候有五六个菜,而且三天之内不重样。图片来源:昆明文明网

    “爱心食堂”的义工季巧云至今还记得食堂刚开张那段时间,很多老人一边吃饭一边感动得掉泪的情形。寒来暑往,食堂已开办好几年,志愿者也换了一批又一批,工作多、没报酬,有些脾气古怪的老人还时不时跟志愿者发点火,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不过目前志愿者队伍终于稳定了,常年在食堂工作的,除了王兰兰,共有17名志愿者。平时,他们都以兄弟姐妹相称。
    每天早上6点,被大家称为二哥的岳文武便起床骑着他的电单车到三四公里外的茨坝去买菜,“那里的菜比附近的便宜一两元。”为了省钱,岳二哥每天准时6点出门,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到8点钟其他志愿者来食堂时,一天要用的蔬菜已到位。岳文武说,“爱心食堂”的经费都是靠王兰兰“化缘”来的,大家能省则省。少的时候,保证每顿两素一荤一汤,多的时候有5、6个菜,而且三天之内不重样。食堂开办三年多,饭菜的质量一直得到老人们的交口称赞。
 

   “每天的吃饭时间,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食堂里变着花样的饭菜,还有逢年过节的大餐,以及大家打饭时的互相问候,这些都给我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幸福。”74岁的老人谭光明虽然笑得很开心,却用手去擦拭眼角的泪水。他说他很感激王兰兰,感激食堂里每一位好心人。
    自从“爱心食堂”开起来后,王兰兰更忙碌,但是不管有多忙,在中秋、春节等节日前后,王兰兰总要想法去送一趟衣物。因为她还惦记着山村的孩子和村民。

3.善心激起涟漪  八方力量撑起“爱心食堂”

 

独居老人老唐给菜浇水,用劳动帮助“爱心食堂”。图片来源:云南网

    王兰兰开办“爱心食堂”的初衷是让老人们顿顿吃到可口饭菜。而现在,“爱心食堂”已不单单是个食堂,电视机打不开、家里马桶坏了、生病下不了床……但凡家里有事,老人们都是第一时间找王兰兰。一位老人说,自从“爱心食堂”开起来,小区的治安都明显好转,在王兰兰等人身上传递出的正能量影响下,过去互不相识的老人打饭时都会互相搀扶、互相帮助,还有些老人主动提出来食堂帮忙。有时老人们生病了、钥匙被锁在家里了,都会来找“爱心食堂”。“凡是进了这道门的老人有什么要求,能满足的都尽量满足。”这是王兰兰给“爱心食堂”定下的规矩。
    68岁的周桂珍老人就是幸福家园的独居老人,过去吃饭都是凑合,随便煮点面条、冷饭用热水泡泡就是一顿。“爱心食堂”开起来后,她就不开火了。“1个月180元,在家做饭都不够。”周桂珍说,“食堂对于这些孤寡老人来说,更像一个家。有时没钱买药了,只要跟王兰兰说,跟岳二哥说,他们都会尽量找爱心人士捐助我们,真是比儿女还好。”
 

王兰兰(中)与“爱心食堂”的义工们在一起。记者刘霁锋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王兰兰说:“食堂撑到现在不是我个人的力量,而是爱的力量。大家的爱心才是支撑‘爱心食堂’最重要的原因。”王兰兰的善行在社会上激起巨大涟漪,很多人纷纷效仿,主动加入到为社会献爱心的行列中来,很多好心人默默地帮扶着王兰兰。他们有的捐赠衣物,有的给王兰兰送来爱心捐款。说起这10多年的志愿者之路,王兰兰还是感觉很艰难,但尽管如此,她还是一直坚持着,用自已无私的爱奉献着。
    目前,以王兰兰为核心的这个特殊家庭还在不断扩大,2014年10月,“爱心食堂”在昆明西山区春雨阳光小区新设了一个点,另有11名志愿者专门为春雨阳光小区、翠峰花园、仁和小区3个小区的孤寡、独居的低保户老人提供爱心餐服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孤寡老人,高校的社团周末也会组织学生来做义工,上门帮助老人;一些爱心企业、人士经常前来捐助米面。这个特殊家庭的爱正凝聚着更大的力量影响和温暖着更多的人。

    (本稿件根据《昆明最美妈妈王兰兰:创办“爱心食堂” 温暖孤寡老人》《昆明好人王兰兰》综合而成,感谢昆明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三元钱可以买到一瓶可乐,也可以让一个独居老人吃上一餐热饭。爱心不辞细小,方能人人可为。王兰兰原本为完成女儿遗愿,才踏上公益之旅,却发现,多年来点点滴滴的“帮帮人”,也让她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尽管王兰兰从不富有,但爱心旅程的启动和坚持,感染了无数人。涓涓细流,早已汇成爱心善举的大河。

(责任编辑 王钰)

    【本网点评】

    ·王兰兰:开办“爱心食堂”彰显人间大爱
    ·王兰兰:将小爱转化为博爱
    · “平民慈善”是更有力的感召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