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jpg
"好医生"黄再军
"雷锋名医"做500多名老人的"儿子" 为爱心养老寻"良方"
2000年,长沙人黄再军从部队转业来到成都龙泉,成立风湿医院。针对空巢老人现象,他开通助老热线,提供免费医疗、康复、养老等咨询服务;投资建成四川省首家老年公园,丰富老年朋友的文化娱乐生活;成立民办敬老院,开创成都社会养老先河。现在,黄再军是敬老院里500多位老人共同的“儿子”,老人们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黄院长比我的亲生儿女都还孝顺,是我们的好儿子。”2015年9月,黄再军荣登“中国好人榜”。

    从来自湖南长沙农村的“不合格”农民,到军营里苦心钻研医术的小兵,从医术精湛的军医到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从独创“黄风湿上下进入阴阳平衡系列疗法”到成为中医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典范,从“人活着是为了让他人活得更好”到“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这中间的距离有多远?一步一个脚印,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再军医院院长黄再军用了三十余年的时间来丈量并将一直走下去。

1.从“小兵”到院长 让医疗与社会养老相结合

    1982年,黄再军成为了一名通讯兵。一次偶然摔伤后的治疗经历让黄再军对传统医学的神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走上了从医之路。为了提高医术,他从不懈怠,走到哪里,就拜师学艺到哪里。厚积薄发、兼容并蓄,黄再军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和专长的医疗技术,并应用于临床。199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56280部队风温骨伤专科医院正式成立,黄再军也因成绩突出被保送到昆明陆军学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医。从军校毕业后,黄再军被分配到成都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此时他已有5项专利,出版了4本书,并发表论文60多篇。研究所专门为他对外开设了“成都军区军事研究所风湿骨伤门诊部”。1994年,黄再军组建成都军区黄风湿重症肌无力专科医院,形成了有专科特色的综合医院。

再军志愿者医疗保障队关爱老人。图片来源:成都文明网 

  2000年,转业后的黄再军在成都建立了黄风湿医院(后更名为“黄再军医院”),秉承“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宗旨,将近20年总结临床经验而独创的“黄风湿上下进入阴阳平衡系列疗法”,造福于更多百姓。通过中药内服外用、可调式吸罐刮毒、火针、刺血、灸疗、手足熏蒸按摩、循经推拿等综合疗法,帮助医院在肌无力、肌萎缩、风湿、类风湿、中风后遗症、老年性疾病等疑难杂症研究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了受患者信赖的“黄风湿”品牌,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临床治疗时黄再军发现,很多老人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颈腰椎疼痛、风湿类风湿痛等,他就暗下决心:“如果他们能在医院里养老,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实现医养结合。”

    2001年3月,黄再军医院成立了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镇助老协会,开通助老热线,长期为社会各界老人提供免费法律、医疗、托老等咨询,开展远程助老服务。2003年8月,医院经批准成立了一所民办非企业社会护理机构——龙泉阳光康托苑,首开成都社会养老的先河,开始了将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有益探索。2006年5月,黄再军医院成为四川省首批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成为试点单位的“个体企业”,实现了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向全方位老龄公益服务的转变,开启了集休闲、健身、疗养、保健、康复、临终关怀等为一体的养老、托老新模式。如今,已有500名老人在再军爱心护理院“爱心楼”里颐养天年。

2.从医院到贫困区 借公益行动弘扬中华孝道

     黄再军对老年人的关爱不局限于护理院的老人,他曾亲自将自己开发的路路通散赠送给川西监狱十三监区离监探亲的罪犯,嘱咐他们珍惜回家过节的时间,用路路通给父母洗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心。他向服刑人员阐述“三个孝”的观点,“孝”分“小孝”、“中孝”、“大孝”,“小孝”指孝顺父母、长辈;“中孝”,指对不忘领导、狱警的教诲,加强自身改造;“大孝”指,回到社会后,不要忘记党、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帮助、支持,要好好做人,报效祖国。

成都市助残社会组织为黄再军医院赠送锦旗。图片来源:成都文明网

    2005年3月,黄再军个人出资500万元,在龙泉驿区聚宝山上修建了四川首家老年公园,并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公园内,一环路可通汽车,二环路可推轮椅,三环路可以登山,集疗养与休闲为一体,非常适宜老人观景聊天、娱乐锻炼。这个专门针对老人的公园设施完备,功能众多,为老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公园开放至今已经吸引了无数老人前去休闲娱乐。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黄再军和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一次次冲进大楼,将全院500多名老人和病人转移到安全的地点,无一人受伤。随后,他组建医疗救护小组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抢救伤员捐赠药品,还免费收治了11位灾区孤老。2009年,在一次帮扶活动中,黄再军长途跋涉数公里来到成都洛带镇新桥村70多岁的黄大龙家中。黄大龙老两口和两个儿子均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关节不同程度肿大变形,行走困难。黄再军把黄大龙及其家人接到医院治疗,减免住院费、治疗费、药费。使其家庭恢复了生产能力。黄再军先后为孤寡、贫困、残疾老人减免医疗、护理、生活费用20余万元,使许多困难的人走出了困境。黄再军先后几十次参加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医疗队,深入到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云南丽江、西藏阿里、广西桂林等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医疗。在缺医少药的偏远山区,黄再军每到一处都被人们包围着,从早到晚手脚不停为群众看病治疗。

    黄再军不仅自己孝亲敬老,还努力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心老年事业的队伍中去,他联络了208名社会志愿者,不定期到敬老院关爱、帮助老人,还在成立了一个孝道文化传播中心,投资20万元编撰了一本《孝行天下》,宣传和发展中国孝文化。

台上表演 台下义诊 为志愿服务制度化探路  3.

    2013年10月,黄再军发起成立成都“再军志愿者文艺团”,志愿者们走进街道、社区、乡村、孤、寡、残、失能老人家中,台上表演、台下义诊,为需要帮助的老人送去关爱。黄再军还出资购置音响、地毯、帐篷、演出车辆等设备,并亲自带领志愿者文艺团开展慰问活动,激励团员做“爱的使者、孝的行者”。

“再军志愿者文艺团”开展重阳爱老敬老文艺表演。图片来源:成都文明网

  在一次敬老慰问活动中,节目刚完,一位76岁的老人来到台前,含着热泪颤巍巍地拉住演员的手说:“这么寒冷的天,你们在地下摸爬滚打,为老人奉献爱心,真的是让我很心疼。我没办法表达我心中的感激,给你们3000元钱,拿去吃顿热乎乎的饭吧。”志愿者婉拒了老人的心意。

    文艺团引入街道、社区离退休文艺爱好者为主力军,把社会中松散的文艺队伍有序集中管理,树立中老年志愿者“用健康心理促使健康身体”的幸福理念,建立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到岗,形成管理模式。仅用了两年时间,文艺团就由刚开始的一个团60余人,发展到拥有21个分团、3000余名志愿者的庞大队伍。两年来,志愿者参与12200多人次,受众人员约16万人次,制作、印发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简报160期,在成都志愿者网发布项目信息各160余次,6000多位老、弱、病、残百姓不同程度接受帮扶。而文艺团中的志愿者,也收获颇丰。团中有一位77岁的文艺老兵唐克良,身患癌症多年,每年大年三十,他都会跟着演员去养老院、到贫困家庭,送节目、送帮扶,常年投身志愿奉献,唐老竟奇迹般地战胜了顽疾,全然康复。

    2014年3月,文艺团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了四川省社科院“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机制化的课题研究”。2015年,全国首届敬老志愿服务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再军志愿者文艺团被评为首届全国“敬老志愿服务模范单位”,其中黄再军、唐克良等5人被评为“优秀敬老志愿者”。

微纪录片黄再军篇——《爱老名医》(来源:成都文明网)

    在黄再军的福利院里,孤寡困难老人每月只需交155元,管吃管住还要管医疗,基本上是纯公益性质。“我们的养老服务还在发展期,但前期必须要有人做,我愿意来做先行者。”黄再军说他的医院开了很多家,福利院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展。近年来,黄再军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全国十大杰出复转军人、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中华孝亲敬老楷模,被网友誉为“爱心使者”、“雷锋名医”、“雷锋传人”。这是对他这些年工作的肯定,但是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他正用着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承诺。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黄再军》、《爱心院长黄再军:医疗和养老是终身事业》、《文艺助老 龙泉驿区再军志愿者文艺团获6个大奖》、《“雷锋名医”黄再军修老人公园建敬老院 帮天下儿女尽孝成500多老人共同的儿子》等稿件综合,感谢四川文明网、成都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人说“忠孝难两全”,黄再军在“忠”于岗位时尽到了“孝”。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多少儿女外出工作让父母成为空巢老人,多少社区为了优质的居民养老犯愁。黄再军从事的医疗、服务老人的事业,无论在成都还是全国,都才刚刚起步。面对日益衰老的父母,我们呼唤更多黄再军式的既怀医者仁心、又通“民生痛点”的有志之士,参与到看似无利可图、实则功在儿孙的社会养老事业中。毕竟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安享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晚景,需要你我尽早铺路。

责任编辑:邓植尹)

    【本网点评】   

    ·好医生行善社会 堪为“大孝”榜样

    ·医者仁心 德孝无疆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